聶德權拒公僕薪酬與表現掛鈎

聶德權拒公僕薪酬與表現掛鈎

【本報訊】林鄭政府抗疫無能,各界紛紛要求官員減薪甚至換人,體現問責精神。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指出,政府有別於私營機構,衡量公職人員工作表現和成效,不能單靠量化目標。被問到港府會否仿效新加坡政府,將全體公務員薪酬與表現掛鈎,聶認為不適宜將個別國家或地區的薪酬安排,直接套用到本港。

政府抗疫遺留爛攤子,主力的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更曾出席記者會時戴錯口罩,表現差強人意。多名立法會議員早前都對陳肇始的表現感到不滿,要求減薪問責,但一直只聞樓梯響。

稱工作表現成效難量化

聶德權昨書面回應議員提問時指,衡量公職人員工作的表現及成效,不能量化。他舉例在制訂政策及執行策略的過程中,需要多個政策局及部門相互配合,負責的人員亦需要分析、判斷、公眾及持份者溝通、資源調配及管理等工作,非簡單以量化的目標表達。

政治委任官員的薪津安排經立法會討論並獲財務委員會批准。 在現有機制下,《政治委任制度官員守則》清晰訂明,行政長官對違反其職責或《守則》內條文的政治委任官員,可決定合適的懲處,包括警告、公開譴責、停職或免職。如個案涉及主要官員,行政長官可向中央人民政府建議把有關官員停職或免職。

至於個別公務員的工作表現,聶德權稱政府現時行使公平、準確和適時的工作表現評核機制,按持續周期作工作表現管理。 聶又指政府在釐定整體公務員薪酬調整幅度時,會考慮包括香港經濟狀況和政府的財政狀況等相關因素。每個國家及地區均會基於其特定需要而採用不同的公務員薪酬管理方法,故此不適宜將個別國家或地區的薪酬安排直接套用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