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於本月初前往武漢調查疫情起源的世衞專家組,其中兩位率先出發的專家成員近日卻不獲中方准許入境,導致整個專家組事後亦無法啟程。過去一直被指親中的世衞總幹事譚德塞,日前罕有在記者會上狠批對中方安排感到非常失望,並表示已再次向中方強調這次行程是世衞的優先工作。
譚德塞於當地時間周二(5日)在世衞日內瓦總部視訊記者會上表示,原定於本月初前往中國調查疫情源頭的世衞專家組,中方及世衞早在去年12月已對有關行程安排達成共識,不過他證實調查團的其中兩名專家日前啟程前往武漢時,卻不獲中方發放簽證入境。
世衞緊急計劃執行主任瑞安補充指,專家組原定周二出發前往中國,當中有兩位成員因路途較遠於是提早出發,但未獲中方發出入境簽證,其中一人需中途打道回府,另一人則需要先降落在第三國等待簽證。
譚德塞表示事件導致專家組其他成員無法啟程,他形容:「對消息感非常失望,已就事件與中國高層官員聯絡,並向對方再次表明此任務是世衞及國際小組的優先事項,希望可盡快完成任務」。他又指中方已向他保證會加快內部程序,令專家可以盡早抵埗。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回應指,事件不只涉及簽證問題,並指疫情溯源問題非常複雜,為確保國際專家組來華工作順利進行,需要履行必要程序,做出相關具體安排,目前雙方還正在協商。她承諾,會加快推進內部籌備工作,盡力為國際專家組來華展開溯源合作創造良好條件。
一向被指親中的譚德塞這次罕有公開批評中方,被部份輿論認為或為雙方蜜月期告終的先兆,不過時事評論員桑普則並不認同,並向本報形容這只是「零星的主僕衝突」。
桑普指出,中方這次有意刁難世衞的原因,或與中方對世衞專家組部份成員的親中程度不信任有關。而這次中方讓世衞吃「閉門羹」,正正顯示出中方與世衞只是一層主僕關係,世衞最終只會「再跟隨中國的笛子起舞」。他預料即使專家組最終成行,但相關疫情源頭的調查只會無成效可言,因為中方在過去一年已有足夠時間消滅關鍵證據,專家組根本不可能得出對中方不利的報告。
去年7月,中方曾經同意世衞的幾名專家前往中國調查,但專家只能在北京停留三星期,未能前往武漢,直至去年底中方才容許世衞於本月初率領10人專家小組到武漢調查疫情起源。
美聯社/《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