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歐美錄貿盈 帶來威脅

中國對歐美錄貿盈 帶來威脅

【本報訊】美國的「拜登時代」即將展開,市場早已反映新任美國總統會較為「鬆手」,中美關係料更為明朗。惠理基金高級基金經理徐福宏提到,除了美國,眾多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看法均一致地改變,「覺得中國是一個戰略性競爭對手,而非一個戰略性合作夥伴」;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對美國,以至全球多個國家均有貿易順差,「全球在貿易關係上都有surplus(盈餘)予中國,令相關國家覺得有一個威脅」。

談到中美關係,徐福宏強調,拜登與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較大的分別,是前者「有得傾」,「就算最後做不到reverse(扭轉)特朗普之前做的(決定),但至少在談判過程中,給予一個空間跟中國去傾」;不過他預料,拜登短期內仍會延續現政府的對華政策。

拜登上場 地緣政治風險減

美國白宮去年5月及11月,分別發表《中國策略》及《中國挑戰因素》報告,批評中國政權的同時,重申對華立場;徐福宏指出,後者報告在總結中表明,美國一定會保障國民自身利益(for the best interest of the American),「特朗普過去四年的對華政策好強硬及進取,這些並非特朗普個人決定,對中國的政策均是得到白宮及國會支持,故不會因總統換屆而消失」。

不過徐福宏相信,市場因中美地緣政治風險所受的影響,將較過去兩、三年減少,皆因拜登不如特朗普般「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