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春光乍洩》影響深遠。2017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月亮喜歡藍》(Moonlight),處處是《春光乍洩》的影子;最新一齣台灣同志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看片名,以為參考《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有!大家喜歡Timothee Chalamet,起始點可能都在《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結局,他隔着電話聽筒,聆聽情人訴說近況後哭不成聲,激發起姐姐阿姨的潛在母性。《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好好參考,刻意安排催淚主題曲透過電話線接通兩位男主角。不過,參考得最多的,還數《春光乍洩》,不止把阿根廷條伊瓜蘇瀑布,轉到加拿大的尼亞加拉。
我反而想起《叔.叔》。可能,因為《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兩位男主角,陳昊森與曾敬驊,很靚仔。就算江湖地位及不上《春光乍洩》時期的梁朝偉與張國榮,養眼程度不會差得過《美少年之戀》的馮德倫與吳彥祖。陳昊森根本是初出道的金城武;有人說曾敬驊似游學修,我覺得他把眼珠慢慢向上流動然後露出狡猾微笑的神態,更加似洪永城。你不可以給我覺得洪永城很靚仔嗎?
有兩位美少年同場,每一格畫面也好像明信片。二人身穿校服逃到無人之境,脫去全身衣服,衝出大海,玉帛相見,回到沙灘,躺下,一個人將頭放在另一人的大腿上,當然是經過精密計算的構圖;即使在最普通的公廁一格,蓮蓬之下,一個人為另一人出火,身邊不停搖動互相配合,也不帶半分猥瑣,不需要空氣清新機不需要抽氣扇甚至不需要香薰,好像連公廁必然存在的臭味,也蕩然無存。回想一年前看《叔.叔》,幾多人話太保跟袁富華在骨場纏綿,過份重口味?別說兩位大叔貨真價實脫下衣服露出鬆弛肌肉互望互摸了,單單看袁富華問太保一句不如一齊入廁所?已經令好多男男女女大叫頂唔順啦!
我認我先入為主,戴住有色眼鏡,是戴住有色眼鏡看陳昊森與曾敬驊!看着兩個靚仔頂不住幾十年前恐同的社會氣氛,被迫各散東西幾十年,一段真愛無疾而終,好慘。我居然慘唔落。當我的太太在旁看到結局哭成淚人,比《全民造星》的參賽者更多眼淚,無法自控,我正打算煮餐蛋麵。我知道,我的確樣貌歧視:歧視靚仔。
不是今日的事了。二十幾年前,四大天王的年代,男校學生幾乎個個都支持張學友,至少,話自己支持張學友。因為,張學友是唯一不賣外表的,不靚仔,好像一定有實力。反之亦然。欣賞張學友,便代表自己好有眼光。支持劉德華,還可以藉詞是喜歡《神鵰俠侶》、《賭神》、《賭俠》;支持郭富城,還可以因為佩服他的舞藝。支持黎明?會給同學仔嘲笑的。尤其,有幾年,《今夜妳會不會來》、《夏日傾情》、《那有一天不想你》,黎明真係最紅,你如果勇於站在所謂無知的港女的對立面,大叫一聲:有冇搞錯?值得咩?你的品味就會彷彿在一夜之間被提升好幾個層次。
人大了,才明白生得英俊不是罪。你欣賞張學友雄渾震音,不代表高尚過她迷戀黎明把咪高峯遞過來然後露出尷尷尬尬的儍癡癡笑容。即使,一般來說,恃靚行兇很難持久,就算美麗能夠天長地久,新鮮感也難。曾經最喜歡炸雞薯條,一生一世也似個兩歲小女孩視快餐店為最愛的,畢竟不多,大部份人會隨着年紀增長轉去追求山珍海錯,或者白飯清菜。也不能否定世上總有快餐店似麥記歷久不衰,是很多人的一生最愛。有黎明,才精采刺激。之前,不是譚詠麟便是張國榮,你可能嫌悶;之後,陳奕迅獨大,連票也不用投已經知道結果,更悶。怎似四大天王玩音樂椅遊戲鬥得燦爛?我們都捱了好幾年想追捧靚仔只能貢獻給韓星或者許光漢、張孝全,難得出了個土炮姜濤,終於又有養份引得起全民罵戰。我真開心。
如果,能夠把對靚仔的歧視消除一點,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說不定會被感動多一點。看電影的時候,一路想,台灣真好,同性婚姻合法化後,社會對同性戀的觀感大有轉變,再加上有一眾年輕演員冒起,才醞釀出適合同志電影的土壤。香港有沒有可能?說不定拍攝《叔.叔》,不是《弟.弟》,也是基於客觀上我們沒有年輕演員具備足夠演技取代太保與袁富華?原來不用太悲觀,看整隊Mirror,年輕靚仔其實大把,他們只欠機會。十二個人呀!多到有得揀呀!最緊要有得選擇,有得選擇才會有得競爭,有得競爭才會有興趣投入。你可以選擇喜歡姜濤喜歡到甘願花費十幾萬面不改容,也可以選擇一生一世都對姜濤嗤之以鼻。不緊要的,只怕冇得揀,似在全年風雲人物競選投利君雅一票也會被取消資格。
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快樂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