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馬道立2010年上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上任初他刻意避談政治,但政治終歸找上門,任內面對習近平提出「三權合作論」,外媒引述消息指馬官不時要接受內地法官及官員「訓話」,到任期尾聲更被「擺上枱」任國安法指定法官,日夜遭中共喉舌炮轟施壓。馬昨被問到工作上有否受壓,他稱任內政府和內地沒左右判案,但他表明不會出任非常任法官,暗示淡出。
法律界在馬道立未上任終院大法官前,已評價他判案時較保守,並傾向有利政府。即使質疑聲多,民調反映馬官一直高民望,但近年北京要求司法界效忠,部份法庭對抗爭者判決令市民不滿,北京、左派又不滿判得太輕並攻擊法官,令馬近年多次發聲明稱不要干預司法。港版國安法立法後,左派更力主要對法庭作「司法改革」,令馬官壓力更大。
昔日身形圓鼓鼓的馬道立,昨出席記者會時明顯消瘦。他多次被問過去10年有否受到政府或北京壓力左右其決定,馬官一再強調沒有,稱必有工作壓力,但港府或內地最高人民法院無施壓,他上京與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交流討論的都是正經法律問題,縱使法制不同但仍「有得傾」。
《金融時報》去年11月曾報道馬道立評論國安法打破三權分立平衡,惟司法機構立即指報道錯誤。當馬官昨被問到臨近退休亦打破「清白之軀」,出任國安法指定法官並審理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保釋案件,會否因被任命為感自豪,是否反映對國安法有信心,馬官表示提問奇怪,擔任指定法官與對國安法是否有信心無關,他沒特別感覺,並非因個人情感而接受任命,「有啲嘢要做就係要做,唔關你對法律滿唔滿意,just have to get on with it (只能繼續做)」,不擔心因任指定法官遭美制裁。終院下月審理黎案,他不便評論。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分析,市民對馬官評價不算差。但去年反修例案件中,市民看到法庭對警方濫捕濫告無能為力,甚至有警員疑作假證供,馬官評分變差反映對整體法治不信任。
馬官稱過去一直忙於工作,未有時間思考退休計劃,但明言不會出任終院非常任法官,他指不會為自己評分,應由市民評價,「希望我係做得好」。對於馬官健康情況,司法機構回覆查詢時稱,馬官身體狀況良好,多謝關心。馬官下周一正式退休之日也是他65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