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姐離去,近期天色氣魄壯,一落比一落更燦爛的日落陪伴淡出。
百條新聞九十九都以「一代奸妃」加冕,亦也名正言順;不過,更上心頭陳輝陽作曲、林夕作詞、琴姐孖關淑怡合唱《三千年前》,琴姐獨白《三千年後》。
三千年前後需輪流交替地聽,細心隨曲讀白,讓歌詞填飽思維空間;關淑怡、琴姐歌聲、誦聲交叉,打坐入定讓每顆細胞填滿⋯⋯林夕想說的話觸摸全部?零丁一角?愛慕、留戀、未能同偕白首先走後留等等無奈、爾後思緒淋漓通通盡致。
三千年?還是三千?
應是「三千」,紅塵紛擾就那三千;小千、中千、大千。年、月、日、時、分、秒何用分清計楚?猛然回頭肉眼所限的長短寬窄時空不過微塵秒撤。
姑姐從小到老至樂於飾演的角色:戲迷。
祖父曾追隨設醫館於吉隆坡大伯公,居留南洋多年,父親因此比他二妹年長過十年,特別痛錫。喜歡看戲?普慶戲院的戲票一疊一疊地準備。大半個世紀之前,曾祖父的孫兒必須把書唸好,不分男女;柏貞、梅基當老師、校長,思考多了,秀蘭還以火水自焚強迫家族讓她北上當共產黨,心想事成教英文的地主女曾專職牛棚收集牛屎(當肥田料。)獨獨耀蘭姑姐沒讀完中學,有賴她大哥寵她變成戲精。
個多月前姑姐中風,幸運留院不久出院,行動不便不再下樓看戲晨運;話語仍算清晰,肯定唱得兩口。豈料回家十多天,再中風,此後麻煩倍增。
迷慣芳艷芬、紅線女、任劍輝&白雪仙。新馬師曾配吳君麗或鄧碧雲,鳳凰女配麥炳榮,連林家聲襯陳好逑,龍劍笙孖梅雪詩全部唔拘⋯⋯姑姐再到劇院睇大戲的機會愈來愈窄,連一度反派西宮王琴姐李香琴都告別了,那一代只餘耄耋芳姐、仙姐,幾代粵港澳湛天皇巨星煙消雲散,這獨特貼地民間文化似水流年,將來銜接:紅線女譜文革樣板戲,演變新粵劇。
琴姐功成身退,一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