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記得返我係邊個」- 林夕

「如果你記得返我係邊個」- 林夕

「再見,唔好怪我第一句就同你講再見,因為我真係專程來同你道別㗎。」琴姐走了,真的跟所有人講再見。

只有再聽另類神曲《三千年前》,一來就「再見」,末了,也是「再見」:「我要走喇,如果你記得返我係邊個,我知道,你一定會好唔捨得我,仲會好掛住我㗎,再見。」說聽到起雞皮疙瘩已經克制了。

此曲緣起於陳輝陽主創一齣《十二金釵眾生花》,《三千年前》是其中一朵花,花開兩端,先有了邀請琴姐念白的奇想,另一端找關淑怡歌唱,這組合堪稱人間哪得幾回聞,後來在CASH金帆獎奪得「最佳另類作品」獎,琴姐上台領獎,熱淚盈眶說:「真係今生無憾!」說來這是琴姐第一也是唯一有評審制度的獎項──如果不計無綫電視後來給她那個萬千星輝演藝人大獎的話。能夠沾邊跟琴姐合作的緣分,是我跟輝陽今生無憾才對,當然還有寫獨白的最大功臣陳慧。

獨白全長五百多字,琴姐走進錄音室,沒看「劇本」,一來就入戲,一口氣,一take已無懈可擊,輝陽想找一點什麼要修正也覺勉強,多錄了兩次,總共三take,最後還是用回第一個版本。琴姐唱粵劇無緣得見,卻有幸在當年演出時,聽到琴姐現場這番念白,跟唱片版又是另一種感情,戲曲有所謂「七分念白三分唱」,果不其然:歌手如果未能掌握演繹歌曲感情,先把歌詞用平常說話口吻,當念白念念念,再來錄唱,感情必有迴響。

蘋果娛樂版報導,琴姐接受訪問說嫌陳輝陽初時給她2,000元錄一次音太少錢,結果加到5,000元,前後三次錄音共收了15,000元。

這當中不知有什麼誤會,實情絕非如此。琴姐只進錄音室一次, 輝陽付費兩萬元,含錄音以及後來一次現場演出。為什麼如此小節也要澄清?因為,錢不是一切,琴姐並非計較之人,接到邀請時,根本沒談過價錢就一口答應,老人家也為了好玩,懷着興奮接下這任務。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輝陽說,能親睹老戲骨用六十多年的功力,一口氣句句入骨入肉,驚呆了。想想之前要花多少時間,把五百多字消化再背誦才進去錄音室,服了。大概五年前,輝陽曾經構想再找配音王譚炳文來一次類似合作,當時琴姐已經把老友當陌生人,我們說,要做這件事就要趁快,誰想到,炳哥竟然早走一步,一代人走得太多太快, 走啊走,「以後,再冇人咁樣同我講嘢喇,因為你話畀我知,你要走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