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報道】聯招的熱門課程競爭可謂「爭崩頭」,要成功入讀,除了文憑試成績,面試亦是重要一環!每年各大學面試多於改選課程限期(5月31日)後進行,考生若希望增加獲邀面試機會,首要在此前了解清楚最適合自己的大學及課程,並把心儀課程置於聯招BAND A,以在放榜前或後參加面試。至於持國際資歷的同學亦要留意,1月14日就是透過Non-JUPAS申請香港科技大學的截止日期。仍未決定選報甚麼科目的同學,不妨參考以下兩位科大師姊分享由報讀大學至投身職場的心路歷程,相信將來你也一樣可以找到光明前路。
營運管理學及市場學畢業生Zoe分享
精采前程由親身體驗開始
去年剛畢業已成功獲聘到海外工作的蘇㼆(Zoe),4年前剛中六畢業時已認定科大為BAND A首選,Zoe表示:「最初單純是因為科大的名氣,在全球年輕大學當中更排名第一,相信對自己將來發展有幫助。及後在科大舉辦的夏令營認識了不少組爸組媽,才真正了解到科大文化,發現他們每個也獨當一面,求學與興趣多方面發展,並非如想像中入學後只有『死讀書』一條路。當時我深信以自己性格及努力,一定可以像他們在科大走出屬於自己的精采路。」當時作為香港花式跳繩隊成員的Zoe,入學後更獲發運動員獎學金,減輕了經濟負擔,讓她可以專注學業並繼續發展運動及其他方面的潛能。科大在學業以外同時提供多元支援及機會予學生,可說是另一吸引同學入讀的原因。
國際交流啟發語言興趣
科大生涯最令Zoe意想不到的是海外交流機遇!在學期間,她曾先後踏足俄羅斯、愛沙尼亞、汶萊及荷蘭。到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交流時,由於英語並非當地第二語言,Zoe領悟到學習不同語言對探索世界的重要。回港後,她開始在科大的語文教育中心報讀多個附帶學分的課程,包括日語、西班牙語及德語,更自學荷蘭語,俄羅斯之行可說啟發了她的語言潛能。另外,在科大的外展體驗獎學金資助下,Zoe遠赴愛沙尼亞修讀俄語課程,為日後重遊俄羅斯作好準備。除了不同短期交流,Zoe更在荷蘭鹿特丹大學作整個學期的研修。「交流可以結交不同國籍的朋友、體驗不同文化及學習其優點,如香港學生做Project傾向先分工,各自完成後再整合成果,但在荷蘭則發現他們更着重交流、討論細節及合作解難。另外,科大也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我常常會主動認識他們,結識新朋友之餘,更可活學活用所學的語言。」
實習過程學以致用
為打好事業發展基礎,Zoe在科大也透過實習及與企業合作的商學課程,先後於醫管局、恒隆集團、運動品牌及飲食集團等,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每次經驗除可應用知識,也同時讓我找到十足的成功感。例如經商學院課程在醫管局擔當學生顧問時,我們留意到當時醫院洗衣部門的抽檢流程繁複,每日需花上大量資源抽檢樣本。透過運用營運管理學知識,我們最終與教授及局方共同設計出改善方案,成功簡化流程,大幅減省抽檢需要又能達到醫院規定的合格標準,自己亦感到十分滿足。在恒隆集團實習期間,有機會利用數據分析為公司尋找更多潛在客戶;在運動品牌實習時則可參與設計產品銷售策略,及與人事部合作,透過員工培訓提升銷售技巧等。種種經驗都讓我更全面地認識商業營運,十分難得。」
科大生多元發展深受僱主歡迎
疫情之下,不少公司開始縮減人手,畢業生求職競爭激烈,但去年畢業的Zoe未畢業已獲3份聘書,包括現職的跨國電子商貿公司在馬來西亞提供的工作機會,「面試時公司除考慮學業成績,亦十分注重交流和實習經驗。另外,可能由於自己曾到汶萊交流,對穆斯林文化有一定了解,馬來西亞作為穆斯林國家,加上職位需要與不同國籍同事溝通,因此我在科大的非學術經驗反而讓我突圍而出。」科大的課程設計實用且緊貼職場需要,也在在幫助了Zoe不少,「我的工作範疇與Digital Marketing有關,主要為客戶排解相關的疑難,當中涉及大數據及數據分析的知識,由於在科大時早已接觸過相關學科,工作上會較其他新同事容易上手。其實我從沒想過剛畢業已可到海外工作,未來希望可在外地吸取更多經驗,為將來事業打拼。」
機械工程學畢業生Chloe分享
深受科大實踐式教學吸引
今屆機械工程學士畢業生兼香港工程師學會「Award of Best Paper on Materials」得主葉津沂(Chloe)回想當年計劃升學時,科大工程學的師兄師姊們對她升學的決定影響最深。「中六時已經以科大為目標,參加開放日、夏令營及不同講座等活動,當時認識到不同學系的師兄師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分享科大的獨特之處,是課程以外還給予同學大量參與專題研習的機會,讓同學可自由地從實踐中學習;更重要是科大非常鼓勵同學跟教授一起鑽研研究項目,Year 1已經有機會嘗試科研,不須等待Year 4或修讀更高學歷才開始。加上豐富的海外交流機會可幫助自己擴闊國際視野。以上種種都令我立定決心,將科大工程學列為BAND A首選。」
彈性課程從興趣出發
Chloe入讀科大初期,透過大學及學長們對新生的支援,慢慢已能適應大學生活。但在學術上,由中學課程提升至專業範疇的工程學,可說是一大挑戰。Chloe表示:「大學明白新生需時適應及發掘自己真正興趣,所以Year 1時會提供涵蓋不同工程學的入門導論課程,讓同學從中認清自己興趣及能力所在,於Year 2才正式開始讀主修。我自己Year 2時主修航空航天工程,但在學習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對機械工程及能源方面更感興趣,加上航空航天工程、機械工程和可持續能源工程有不少相關的科目,因此Year 2下旬決定申請並成功轉讀機械工程學為主修,加上副修可持續能源工程學,可見科大的課程設計確實充滿彈性。」另外,Chloe笑言工程學總予大眾男性化感覺,但事實上工學院也有不少女生,校內更設有WISE(傑出科學與工程女生)獎學金及相關組織不時舉辦活動,鼓勵對工程有興趣的女同學,可見工程女生的發展機會絕不遜色。
多元機會 多角度求學
作為工程女生,Chloe曾參加WISE舉辦的日本短期交流活動,到筑波大學參觀實驗室、跟該校學生和教授交流及參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更因此在模擬基地遇上受訓中的太空人,機會難得。」此外,Chloe也曾修讀有關Contract Law的法律課程,由英國埃克斯特大學的教授親身到科大授課,「工程跟法律好像風馬牛不相及,但工程行業也有很多牽涉到交易及合約的機會,理解合約的知識其實同樣重要。」在研究範疇上,Year 1時Chloe便參加了本科生研究計劃(UROP),來自任何學系的同學也可透過UROP跟隨科大教授進行真正研究。「我參與的項目跟電子及計算機工程有關,研究開發能自動繪劃地圖的機械人。整個研究過程由設計、繪圖、採購及製作都以小組形式進行,全程獲教授從旁指導。此經驗對自己了解科研、認識來自不同學系及國家的學生、提升人際關係及溝通技巧,以至準備日後FYP畢業專題研習,皆有深遠影響。」
擴闊視野 成就未來
科大除課程設計靈活,也鼓勵同學多參與交流及實習。Chloe曾先後到北京清華大學作短期交流及到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作整個學期的研修,在Year 4期間更曾前赴上海參加科大工學院旗下的業界合作計劃,在隸屬美國通用電氣的GE航空集團總部實習,「這個計劃可讓同學在國際知名企業實習,見識飛機設計及運作模式,讓我眼界大開。」回港後,Chloe便開始為畢業論文準備,受過去於科大累積的經驗所啟發,她以「有關用於電子元件冷卻的微型平面熱管的研發—Development of Thin Thermal Ground Planes for Electronic Cooling」作為FYP題目,更贏得香港工程師學會2020年「Award of Best Paper on Materials」。「很感激教授對自己的支持和認可。其實科大教授都十分親切,更常常跟大家分享研究成果及講解工程界的未來發展,以啟發我們思考。」畢業後,Chloe便立即投身中電任職見習工程師,為拿取工程師專業執照而努力。在工作以外,更重返科大繼續進修機械工程碩士課程,「由始至終,我也非常喜愛科大及享受其學術風氣,因此十分樂於回來繼續攻讀碩士課程﹗」
現時全球市況不景氣,同學作升學決定前,更應考慮課程的靈活性、學習體驗的實用性和學院的聲譽,以提升競爭能力,增加未來發展機遇。香港科技大學提供47個主修,涵蓋理學、工學、工商管理、人文社會科學及跨學科配合創新的課程組合和充足的支援,助不同志向的同學發揮潛能,成就未來。有關聯招入學要求及參考分數,歡迎登入入學網頁。同學若以國際資歷報讀,有關申請快將截止,即上網頁了解更多。
-----------------------------
支持蘋果深度報道,深入社區,踢爆權貴,即Like蘋果專題及調查組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