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首反駁京官「司法改革」論 馬道立:贏唔到官司非好理由

退休前首反駁京官「司法改革」論 
馬道立:贏唔到官司非好理由

【本報訊】下周一將卸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馬道立,昨在離任前跟傳媒會面。對於京官、左媒及建制近月以「司法改革」施壓,企圖削弱香港司法獨立,上任時稱維護香港法治為自己使命的馬道立,終在離任前作回應,強調司法機構不反對改革,但必須有細節、理由和證據,又反駁因不喜歡判決提改革言論,「贏唔到就要改革,唔係一個特別好嘅理由」。對於坊間質疑「法治已死」,馬官直言難以接受,認為今天香港仍有法治,期望港人對法治有信心。

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本月11日將正式卸任,本周五為最後一個工作天,他昨在離任前記者會致辭,提及不同評論指香港改變了不少,同時指「社會變咗幾多都好,司法機構以及我哋態度都係不變,呢個係維持香港法治嘅意思」。

■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出席離任前記者會,重申法治為香港基石,希望市民尊重司法制度及法治。馬泉崇攝

指改革需要有細節理由理據

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建制派和親中陣營,還有左媒及終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曾多次提出「司法改革」,馬官昨主動提及司法改革的「建議」,稱司法機構的立場並不反對,「如果有咩地方可以改善,我哋一定會跟進,係我哋好多年立場。如果講改革,要畀細節、理由、理據,點解同邊度需要改革」。

他繼而不點名反駁外界「輸打贏要」無理指控,「如果只係唔鍾意今日嘅判決,昨日嘅判決,或者明天嘅判決,所以就要改革,如果你意思話次次想打官司一定要贏,贏唔到要改革,呢個唔係特別好理由」,稱「好多市民覺得好難接受」;重申法治為香港基石,「希望市民尊重司法制度及法治」,強調任何人都可以評論、批評法庭工作,惟「想批評一定要有理據」。

至於烈顯倫曾批評港法官不宜引用外國規範和價值作裁決,馬官指法律有時很複雜,需要參考其他地區判例,「普通法有doctrine of precedent(遵循判例),睇吓英國嗰啲法庭點判呢?或者澳洲,或者第二度,呢個係好普通,呢個係應該做,相信大家讀過書、讀過法律,大家都知道應該咁做」。

期望人人對港法治有信心

對於坊間指香港「法治已死」,馬官認為質疑的人應反省為何有此想法,「係咪唔滿意判決?要搵objective fact(客觀因素),又指若判決有錯可提出上訴,「(批評)法治冇、死咗,(若是)因為你唔接受判決,係比較難啲接受(說法)」,期望人人都對香港法治有信心,認為香港仍有法治。

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的資深大律師梁家傑指,馬官明顯針對不尊重司法制度的人,料其言論勢必被建制派理解為司法機構抗拒所謂改革,隨時作還擊;他又指港人要謹記法官始終是保守一群,非政治人物,不能單靠法官獨力支撐整個制度,要讓他們明白其決定有港人支持:「官都係人,我哋感受到嘅壓力,佢哋都感受到。」

本身是律師的民主黨何俊仁指,左報、建制派要求的司法改革,骨子裏是要法庭日後裁決時,充份體現全面管治權,認為馬官有關回應,是要在離任前捍衞司法獨立傳統。律師會理事林洋鋐就以個人身份表示,馬官的言論是一般常識,「毋須要有法律訓練」,又指親中人士提出改革是出於政治立場,「講嘅都係政治意見、要忠於政權」。

■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去年11月曾指要改革香港司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