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的移民潮中,除了為政治環境、小朋友的未來而離開香港,亦有人乘勢開展新生活,為理想踏前一步。
對於90後夫妻阿Lo和Nigel,由香港飛到英國,像是尋找新大陸的冒險之旅。
雖然在港長大,但瑜伽導師Nigel向來受不住這城市極度壓迫的生活環境,「我本身脾氣唔係好好。喺香港基本上一落街,已經好多嘢令我好想發𤷪𤺧,太多人、太多廢老」,再加上不欲在港做樓奴,2019年年初和阿Lo結婚後,她就向丈夫大膽建議,想到外國開展新生活。
他倆很快就開始計劃,加上政治環境的惡化,更令他們加速腳步。最初想搬到阿Lo曾留學的加拿大,但BNO移民簽證一出,他們就改往英國。二人協議好,只要達到一個條件,就立刻出發,就是要為阿Lo找到工作。
Nigel幫阿Lo在不同求職平台,不限工種,發了過百封求職信給英國公司,很多石沉大海。最終在社交媒體上,有一間公司有回音,聘請她丈夫做回老本行電話維修,不過雙方只傾過一通電話,無白紙黑字憑證。
兩口子10月初就出發,「太想走、太想走,即使咁樣嘅一個offer,都走啦」。除了表面上的一份工,二人在英國的其他生活未有安排,莫講落腳地方,當時Nigel連續領的BNO都未到手。但她沒有太擔心,「我係興奮多過緊張……我哋又冇嘢輸,又冇小朋友,又冇負擔」。
雖然所有東西匆匆忙忙,Nigel完全沒有「走難感」,最大的難關,就是英國陰陰沉沉的天氣和她不流利的英文。
落戶在離倫敦100英里的內陸城市諾定咸後,Nigel發覺,出發前聽過的其他英國生活問題,似乎都被人過度放大:「啲人話嚟到你冇(扣賬)卡唔使做人,唔係呀cash都用得㗎喎;又有人話冇車會死,但英國唔係加拿大,有巴士,就算鄉郊小鎮都有超級市場。」
港人常說英人虛偽冷漠,Nigel遇到的又是另一回事。兩口子入伙新居,鄰居就送來一張茶几做入伙禮物。她又親眼見證鄰居悄悄地幫他們將回收完的垃圾桶拉回後院,「好小事,但係好窩心」。Lo最後也順利上班,沒有遇上求職陷阱。
2019年的社會運動,令Nigel脫離了港豬狀態,也曾跟港人一起走到街頭。來到英國,還是會惦記香港,看新聞依然會𤷪𤺧,依舊會講晒粗口,但至少有種距離感,「喺香港睇呢啲新聞係覺得隨時就會燒到我」。
Nigel最掛心的,是兩口子養的八哥「悲哥」。本來安排好牠遲四日抵達英國,但航空公司突然決定停運寵物,悲哥滯港,只能靠facetime見面。分隔兩地兩個幾月,悲哥終於在聖誕前飛抵希斯路機場,兩口子冒着封城危險直闖倫敦,總算團圓。
Nigel曾想生活有何不順利,仍有回港作後路。但在英國數月,她滿意當地生活,自覺可以落地生根。近期除了封城生活上最大煩惱,就是Jet-lag的悲哥半夜仍在屋內跑來跑去,令兩口子失眠。但無眠中大概也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