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擊落掀外交危機

蘇聯擊落掀外交危機

U-2入役65年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但亦曾觸發國際外交危機。1960年5月一架U-2在蘇聯空域被擊落,機師就擒,美蘇關係轉趨緊張,甚至令一個國際峯會流局。被擒機師其後成美蘇首次交換囚犯主角,過程被拍成電影《換諜者》。

1953年入主白宮的艾森豪威爾擔心蘇聯軍事發展千里,拍板展開偵察行動。三年後U-2入役,美國終得以詳細審視蘇軍設施,艾森豪威爾由此知道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誇大蘇聯核力量,美軍其實更勝一籌。

蘇聯知美偵察機自出自入,但U-2在20,000米以上高空飛行,蘇軍噴射機與導彈最初奈何不得。1960年春,蘇聯較長程的Zenith地對空導彈面世,旋即在5月1日立功:擊落30歲美中情局人員鮑爾斯(Francis Gary Powers)駕駛的U-2。

由於蘇聯最初只公佈擊落美軍偵察機,卻未提到捕獲機師,美方遂矢口不認,揚言那只是意外偏離航線的氣象機。但謊言立即被拆穿,蘇聯不只有鮑爾斯的照片,而且展示來自殘骸的證據證明是偵察機。

擒機師換囚拍成電影

美蘇英法領袖本來訂於該月聚首巴黎,商討規限核武生產和測試的新協議,但U-2事件令赫魯曉夫決定退出,美蘇冷戰溫度再跌,為之後甘迺迪政府與蘇聯進一步衝突埋下伏線。

同年8月鮑爾斯受審,從事刺探活動罪名成立,判囚10年,但服刑不足兩年就獲安排在美蘇首場換囚行動中回國。不過電影《換諜者》描述他受折磨並不確,據指他在囚時待遇不錯,許多時間是做手作。

作為情報人員,鮑爾斯選擇不服下隨身攜帶的毒藥自盡,當年有不少批評他怯懦的聲音。回國後他成為電視台直升機師,1977年墜機身亡,終年47歲,安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