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日前發表評估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流動性優化措施的影響白皮書,並在昨日於其Twitter賬戶公開發佈文件,指在去年6月兩項主要措施之下,成功大幅收窄買賣價差。
該兩項措施包括要求莊家持續為買賣雙邊提供金額更高、價差更窄的報價,取代了過往在買賣價差限制超過限制、以及無買或賣報價、或兩者皆無時,莊家才須報價及提供流動性的規定,另外就是引入新的價位表,將上落價位減低最少50%,從而大幅收窄買賣價差。
根據港交所觀察201隻於香港上市ETF的買賣價差及買賣盤紀錄,發現超過80%ETF在新措施下的價差均顯著收窄,縮窄幅度逾10%的產品亦佔整體超過70%;其中於交投活躍的ETF、港股ETF及低價美元櫃枱ETF效果較顯著。此外,去年8月香港政府豁免莊家在ETF申購及贖回過程中買賣港股的印花稅,亦成功減省了交易成本,其中港股ETF減省幅度最大,達到0.1%。
港交所指,價差的成功縮窄及流動性提升,可促進香港市場的ETF交易並吸引新的ETF發行商進入本港市場,有助豐富香港的ETF產品組合、提升投資者的交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