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從警謊到疫情 記者會還可講人話嗎?(李平)

蘋論:從警謊到疫情 記者會還可講人話嗎?(李平)

衞生署周日宣佈疫情記者會改以視像會議在網上舉行,而且記者只能以文字訊息提問,隨即被傳媒、市民鬧爆,昨日只好恢復實體記者會。夕令朝改,反映的不是林鄭政府聽取民意,而是政府決策從不尊重民意。自去年初開始的疫情記者會,因張竹君醫生的不慍不火而廣受好評,與經常不講人話的警謊記者會、「行騙長官」記者會形成鮮明對比。疫情記者會都險被閹割,還要市民如何信任政府、支持政府的抗疫防疫措施?

警隊特首謊言連篇諉過於人

政府想贏到市民信任,要一點一滴地積累,但要輸掉市民的信任,可以在一日之間、可以只因一件事。2019年反送中運動中,港警的濫暴濫捕令警隊喪失了民心、也喪失了國際聲譽;2020年香港爆發四波武漢肺炎疫情,也令香港醫療系統相形失色、聲譽受損。究其原因,都可以看到幕後黑手是林鄭政府。林鄭政府以維護國家安全之名,剝奪港人遊行集會權利、剝奪香港自由法治,放縱警隊對市民施暴施虐,又以港人有出入境自由及中港交流頻仍為名,至少七度否定對中國封關,但就可以對英國封關。這樣的行騙長官,要市民如何信任、服膺其管治?最新民調顯示,87%受訪港青不信任政府,只是反映冰山一角。

林鄭月娥就任特首後,從沒有訪問美國以增強香港國際地位的計劃,自反送中運動爆發後就不敢落區與市民面對面溝通,只能靠在記者會上亮相向國際、向港人顯示其存在,靠間中在facebook發帖顯示其未與網絡世界脫鈎。理論上,記者會及社交媒體,是當代政治人物的重要舞台,也是政府藉以施政的重要工具。但是,香港警隊過往每日下午4時的記者會、林鄭在行政會議前見記者的發言和答問及各場合的記者會,往往是謊言連篇、諉過於人,以致有記者要她「講人話」。

林鄭月娥近日自爆,在知道中央政府有意訂立港版國安法後,已即時成立核心小組,包括她和鄭若驊、李家超,在法例制訂過程中給予不少意見,也受到中央重視。但去年5月在國安法出台前夕,她在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多次被問到條例的凌駕性、適用範圍、刑期等問題,她都以沒有看過條文為由拒絕回應。她究竟何時知道北京有意立法?如果沒有看過條文又如何提供意見?

自欺欺人難得逞改強制

相對於警謊記者會、行騙長官記者會,衞生署「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簡報會」自去年初舉行至今,顯得平實、專業。張竹君先是連續82天返工、後有72天連續發佈疫情,更是勞苦功高。尤其是,她遭親共政客質疑「扮專家」時,沒有提高聲調反駁,只是以慣常的語氣講了幾句人話。她說,自己並非專家,口罩問題應問感染控制專家,但戴口罩時不應接觸口罩表面、或接觸口罩前後需要洗手,這都是普通常識。

問題正正在於,林鄭政府、親共政客中太多人置常識常理於不顧,只求媚共舐共,惟恐一提武漢肺炎就得罪北大人,甚至禁止記者以此提問,但陳肇始說「英國病毒」、林鄭下令即時對英國封關時,似乎就沒有歧視問題。一旦疫情記者會改為視像會議舉行,記者只能以文字訊息提問,新聞官自然可以篩選、可以迴避令中共港共不喜歡的問題、用語。

一個非民選、輕民意、不講人話的政府,在自欺欺人難以得逞時,必然露出猙獰面目,近日防疫抗疫措施中最常見的字眼就是「強制」,強制檢測、強制隔離、強制檢疫、強制安裝「安心出行」程式,往後就是強制注射疫苗、強制檢測DNA、強制提供人臉識別、強制加入社會信用系統、強制愛國愛黨。不講人話之後,就是不幹人事!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