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四波武漢肺炎疫情逐漸緩和,衞生署卻突然以「落實社交距離措施」為由,今起將交代疫情最新發展的疫情簡報移師網上舉行,傳媒只可用文字訊息提問。多個傳媒工會發聲明批做法不合理,憂慮政府藉此篩選記者問題,避答敏感內容。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亦指記者會病毒傳播風險低,看不到改網上舉行的需要。
本港自去年初爆發武漢肺炎疫情,新增本地確診個案時,政府都會於下午4時半舉行疫情記者會,交代疫情最新發展。衞生署昨公佈,疫情記者會今起將以視像形式在網上舉行,以在衞生防護中心大樓有效落實社交距離措施,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署方稱為簡報會運作順暢,傳媒代表須以文字訊息提問,不接受語音訊息提問,問題如有重複,更會以「綜合回應」的方式處理,猶如滅聲。
記協等五個傳媒工會發聯署聲明,對政府新安排表示極度關注,擔心政府藉此篩選記者問題,避答敏感內容,扼殺記者追問權利,影響公眾知情權。聲明批評,政府未有諮詢傳媒,突以減低病毒傳播風險為由改為網上簡報會,做法不合理。聯署要求維持現行記者會安排,確保訊息流通,有助市民提高警覺防疫。
記協主席楊健興批評,疫情漸趨緩和之際衞生署才推行新安排,欠客觀準則,「如果衞生署都有控疫嘅憂慮,咁應該所有政府記者會都轉晒上網,否則係完全講唔通、好荒謬……亦解釋唔到點解係呢個記者會至有感染嘅擔心,但其他又得,自打嘴巴」。
過往記者會,衞生署新聞主任多次「提醒」不准記者講「武漢肺炎」四字,移師網上後,楊認為新聞主任很可能會篩選問題,不會選擇寫有「武漢肺炎」字眼的問題供官員作答,甚至會改讀為「新型冠狀病毒」,不單損害公眾知情權,也難以令新聞工作者信服。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記者會場內大家都有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病毒傳播風險相對低。梁又形容記者會內人流聚集遠比假日在超市或商場少,早前疫情高峯時,在相關記者會安排上看不到有特別風險,亦看不到現時面對的風險會比以往高。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認為,疫情過了最嚴峻階段署方才改變做法,難以服眾。她認為當局所謂保持社交距離僅屬藉口,加上觀眾不能聽到記者的發問, 料主持必然會修飾發問字眼和篩查問題,「起碼唔會再聽到武肺,大眾亦唔會知記者實際係點問,全部經過佢嘅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