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令口罩變得不可或缺,市售口罩款式及色彩推陳出新,但彩色口罩暗藏致癌危機。台媒報道,過去曾發現彩色口罩含致癌工業用着色劑「偶氮色料」,事件引起關注。台灣政府再次搶先香港一步,以法例規管彩色口罩,廠商使用偶氮染料將罰款200萬新台幣(下同,約54萬港元)以下;商店出售有問題口罩最高罰款150萬新台幣(約40萬港元),當局今日將兵分多路抽驗市面彩色口罩。
台媒調查發現,在台灣,無論醫學用或防塵彩色口罩使用的色料並無國家標準,台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前年初查驗防塵口罩,有兩個彩色口罩含偶氮色料,但武肺疫情持續,政府僅查出三個有問題彩色口罩。
彩色口罩問題引起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日在記者會回應稱,含偶氮色料的口罩屬一般醫療口罩(用於醫護及一般市民),歸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管理;醫療口罩(醫生做手術時佩戴)歸衞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管理。莊表示,按國家規範22種偶氮類染劑不得用於口罩,當局將抽驗實體店或網店出售的口罩,若驗出含偶氮色料將依《消費者保護法》控告,最高可罰款150萬新台幣。經濟部標檢局將重點抽查市售口罩,預計抽檢70個,最快兩周內公佈結果。
食藥署承認,一般紡織品不能驗出偶氮色料,但過去未查驗醫用口罩的顏色,近期會展開抽查行動,廠商若使用偶氮色料生產口罩,將依《藥事法》罰款3萬新台幣(約8,000港元)至200萬新台幣以下罰款。
值得一提的是,行政院消保處前年公佈市售防霾(PM2.5)口罩品質檢測,在偶氮色料檢測中有兩個不合格,但非醫用口罩。消保處當時表示,偶氮色料並非口罩必要原料,是添加在紡織品中作為染色用途,佩戴偶氮色料口罩會增加致癌風險。
偶氮色料為工業用着色劑,用於纖維、皮革、木材、紙張等染色。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目前在衣服、紡織品等限制使用的偶氮類染劑,如果偶氮色料進入人體後,會代謝成致癌物芳香胺或聯苯胺,長期接觸增加膀胱癌風險。大陸方面也規定口罩禁用偶氮色料。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