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展開全國接種輝瑞疫苗計劃四星期後,再有對付武漢肺炎的「生力軍」加入,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AstraZeneca)合作生產的疫苗,今天會在英國施打第一針。但這一個月來英國接種速度相當慢,令人擔心接種計劃人力物力根本不到位。衞生單位主張不同廠的疫苗可混雜用,亦惹批評與質疑。
英國昨日單日新增54,990宗確診,已是連續第六天超過5萬宗,對比兩周前數字是接近倍增,全國累計已有約260萬個案。多一款疫苗可用,按理將有助加快接種工作。衞生部指首周會有大約53萬劑牛津疫苗供應。
衞生大臣夏國賢(Matt Hancock)之前宣稱,英國人有望在4月初復活節來臨時,恢復正常生活;這意味每周要有大約200萬人接種疫苗。然而,上月8日英國接種計劃展開以來,至今全國只有約100萬人接種了輝瑞疫苗。事實上,目前英國只能做到每周配送約30萬劑疫苗,令人關注國民保健服務(NHS)並沒有足夠人力物力應付接種工作。
《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指出,接種計劃開展近一個月後,英格蘭仍有約1,300萬人、即四分一人口所居住的地區,包括一些人口以十萬計的大鎮,是沒有接種疫苗的場所;人口33.5萬的諾丁漢市,亦只得一所醫院進行接種。疫情熱點倫敦每100萬人亦只有八個接種設施。報道分析了英格蘭地區697個接種疫苗設施的分佈,發現約有800萬人是要離家到8公里以外的接種場地,對長者、長期病患與弱勢人口是挑戰。有170萬人更得來回走36公里。
按計劃,優先獲疫苗的是護老院院友與工作人員、80歲以上長者以及醫院醫護等等,但報道指佔隊事件不少,一些不在優先接種之列的人,「口耳相傳」下得悉附近醫院有疫苗竟搶先接種;與此同時許多長者對自己幾時和在何處接種疫苗都懵然。
NHS前日強調,未來日子會增加「數以百計」接種場地。但地方官員批評政府行事緩慢又欠透明。布萊克本衞生事務主任夏里遜投訴說:「沒有數據,我們無法確保自己的地區獲公平分配,不利鼓勵高風險人群和社區接種。」
與此同時,當局擬「緊急情況」下兩針疫苗用不同藥廠出品的指引,惹來專家批評。英格蘭公共衞生署(PHE)日前被發現其「綠皮書」建議,民眾在夠期要打第二針時,萬一無法取得首針的同款疫苗,可改打其他廠的出品,但文件同時指出未有證據證明不同廠的武肺疫苗可安全有效地互換使用。美國康乃爾大學病毒學家穆爾痛批英國官員「如今似乎已徹底拋棄科學,試圖透過憑空猜測來擺平亂局」。PHE前日堅持「混針」只會在極罕情況下出現。
針對武肺疫苗供應有「樽頸」,歐盟前日表示準備好協助藥廠提高生產能力。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