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搣飛割凳】被認真處理的台灣電影男同志

【搣飛割凳】被認真處理的台灣電影男同志

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電影出現過不少男同志,但大部份都是有待被拗正的「病患」,又或由始至終被直男恥笑的存在。台灣電影裏的男同志,不一定擁有完全良好的待遇,但至少,有被導演認真處理。

撰文:月巴氏

《囍宴》李安犀利 1993年

一直都認為這是個好犀利的故事,而更犀利的自然是李安(右二),因為同樣故事一旦落到另一個導演手中又或另一個市場(例如90年代初香港市場),肯定會變成旨在搞笑和恥笑的所謂喜劇。李安在這個本質上便很鬧劇的故事,拍出了一對同性戀者的感情、介入其中那個女性的異樣心情,以及父親明知卻又要扮唔知的矛盾,真係,好犀利。

《河流》慾與寂寞 1997年

《河流》也有父親,但不是李安那一種。李康生飾演的小康,突然患上怪病,脖子持續劇痛,甚麼醫生都醫不好,求神問卜一樣沒有用,卻因為在一間專供男同志享用的三溫暖,不自覺跟父親經歷了一場超出父子關係的接觸後,第二天,不藥而癒。這不是一齣純粹同志電影,蔡明亮直截了當指出慾望的重要,而寂寞,才是現代人急需治好的病。

《親愛的房客》飽受歧視 2020年

一個懸疑的開始:外表上絕對人畜無害的林健一(莫子儀飾)被控殺人,他真的殺了人並且犯下其他各種傷天害理的事嗎?然後,導演鄭有傑開始交代林健一這個人,他好心照顧一個患有糖尿病不良於行的女人,兼收養一個九歲兒童,但世人就是認為他另有企圖——這個同性戀者,為了他愛的人,承受着一切歧視與指控。電影本身未必完美,莫子儀的演繹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