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土研究社發現,近十年逾七成半落成納米樓設有露台等設施,估算平均要花業主近50萬元,斥發展商令單位更不實用。研究社又斥近七成單位採用無窗「黑廁」,有損住戶健康。
報告研究近十年落成納米樓設計特徵,發現94.7%設開放式廚房、89%不設睡房、分別75.8%及11.8%設有露台及工作平台,而屬黑廁、即廁所不設窗的比例佔69.6%,48.9%設玻璃幕牆。
本研社成員陳劍青指,近年納米樓盤不時加建露台、工作平台及玻璃幕牆等無太大功能的「豁免樓面面積設施」,平均佔每單位約23.6平方呎,佔單位面積10.8%,推算需花費業主49.3萬元。陳批評豁免樓面面積制度助長興建此類設施,令單位更不實用。
納米樓近七成單位採用無窗「黑廁」。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指,黑廁影響通風困住濕氣,或令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患者較易病發;若入風位衞生不佳,污氣霧化後可污染居住環境。
陳指出,1997年當局修改「認可人士作業備考」豁免廁所明窗要求;其後《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2011年簡化開放式廚房的批則程序等;質疑時任官員梁展文、林鄭月娥等有份促使納米樓出現。他促政府,規定面積少於260呎的單位不可獲豁免樓面面積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