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魎】港人要知國情鬥長命 - 十一少

【魑魅魍魎】港人要知國情鬥長命 - 十一少

「你們香港人,一直錯了,怎可能拿回一個100分的香港,能保留70分已很不錯,不然就是50、60分。」五年多前到北京長期出差,一位出租車司機如是說。當時天真,還跟司機循循善誘,指香港很珍貴,是一個為內地權貴走資的天堂,不會輕易被毀;但天真的一方,不是那司機,往後香港發展,你知我知。

與奉行務實主義的香港不同,內地企業十分講求KPI和願景,既會不擇手段達至目標(包括造假),也相信自己正為國家謀福祉;相反,港企普遍沒理想,一批批自我成就主義者只專注個人財富積累。

這一年,政治空間沒了,北方滲透在加速,留守的港人生活還是要過,想逆轉勝,必須知己知彼,花時間了解國情,閱讀一下內地媒體和大V觀點,或是好方法。某些立論偏頗,惟從中也近乎預視,有些未來領域,尤其應用科技,港人以至西方,很可能鬥不過內地人,也不值得年輕人花時間去闖,以免浪費青春。

硬碰硬,無好處,明知這國度剝削成性,更不應在對方能「以量取勝」地方參戰;香港人,要聰明地參戰。舉例,編程是雖講天份、更講勤勞的工作,從成本效益角度,中關村的「程序猿」隨時比矽谷programmer更「優秀」;這變相告訴港人,與其花時間學編程,不如熟練無程式碼/低程式碼開發平台,在科網「走精面」,騰出時間和心血,做更有效創新工作。

港人也要善用兩地「職業不對稱」,盡量走難以被取諦、且知識型路線。《經濟學人》2017年報道,內地醫院醫生月薪約6,700元人民幣,遠遜互聯網公司,自然吸引不到人才;加上這民族弱點普遍三觀不正,沒「高薪養廉」,間接造就香港醫生以至其他專業,不可被撼動。

2021年首篇文章,就用一個如此務實寫法跟讀者見面,十分抱歉;但我們要鬥長命,或要換個角度思考人生。今天,香港剩多少分數,你我心中有數。要把務實資本主義做好,以後或要加一點政治智慧,更要懂壯士斷臂,作出取捨。

十一少

fb.com/11m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