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雪人一期一會 - 葉一南

京都雪人一期一會 - 葉一南

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京都朋友傳來視頻,嵐山初雪。我們每年十二月在等,空等了五年,偏巧在疫情下的今天,才又再白茫茫一片。京都會下雪,不恆常,靜靜的下在金閣寺內,下在鴨川樹頂,清清幽幽,透着一種不屬於這年代的難言逸氣。並且來去無痕,問京都人,他們也摸不透何年何月會發生,飄然而至,戛然終止,一切看緣份。川端康成寫「古都」四時變化,我懷疑他像其他旅客一樣,在京都等雪等得着急,否則後來冬季,北山杉木林應該有一幕銀霜映照,閃着熠熠粼光的遠景吧。

我們不貪心,畢竟看過2015那場60年最大的雪。元旦下午,與友人坐在五條河畔咖啡室,最初不在意,點點灑下,以為如從前的雪雨一樣,甫落地便溶化。回頭呷幾口咖啡,再看,已變成一層層又鬆又輕的鵝毛,漫天飛舞,霎然間望不清隔岸景物。咖啡室內的客人都停了下來,他們是本地人,敏感地知道這場雪不尋常,果然在十多分鐘後,鴨川兩旁的櫻樹開始掛了積雪。一杯咖啡剛好喝畢,太太們購物回來,鼻子凍得通紅,興奮地嚷着出外看銀光耀眼的京都雪景。猶記得這晚在祇園「白梅」古店晚飯,從格子窗望出新橋白川,剛好看到一位髮髻烏黑,粉頸雪白的藝伎,打着紅梅紙傘,左手提襟,在白茫茫的飄雪下盈盈走過,那種古典淒美,美得把時間凝住。

往常的除夕夜,會選一間老店,如下鴨茶寮、平八茶屋,吃一個舊派懷石料理,飯後回家,看一會紅白大賽,數一數當年熟識的藝人剩下多少,上年有知命年華松田聖子出場,容顏不改的是福山雅治。到了臨近午夜,步行去下鴨神社,敲敲鐘拍拍手,看着送舊迎新的火祭,誠心祈求香港安寧。早幾天太太問,如果下年只得一次外遊機會,你選那裏?京都,我毫不猶豫回答,她滿意地笑了。

京都人可能有不同想法。我認識一位本地朋友,父親賣古董陶瓷,他接手後慢慢轉為賣古董Lalique及Baccarat水晶,供應美不勝收的杯碟給高級料理店。他說今年零售跌了一半;一般酒店跌了六成;在市中心三条、四条做遊客生意的店舖,關了不少;祇園藝伎,破天荒在網上表演;而清水寺半空大平台,第一次可以單人佔據全張相片。所有節日活動取消,沒有祇園祭及巡遊,浪漫的仲夏夜七夕自然也沒有了。我們與北山的Radio Bagel小店亦保持聯絡,他們主要做本地人生意,影響算較少,在銀閣寺外的Café Do.沒這等好運,年青老闆正在苦苦支撑。與他們交談,開始的時候,大家嘆氣,未想過疫情沒完沒了,生意着實令人憂心,但說了不久,京都朋友又會流露歡愉一面,遊客少了,城市回復恬靜,在路上踏單車不會給旅遊巴士擋着,以前訂不到的餐廳終於有位,晚上在永觀堂看紅葉,不再摩肩接踵。這是十多年前的京都模樣,他們也差點忘記。最高級的料理店如緒方、吉兆,留給本地人,生意還是足夠,剛過去的11月,渡月橋依舊熱鬧,也不介意少了一陣外來人的喧嘩,都說今年櫻花特別美,京都人含蓄,我懷疑他們意思是,在幽靜愜意的環境下,櫻花特別美。

能夠在抗疫中見情趣,畢竟城市有別,底蘊不同。2015那一年,晚飯後回家,童心未泯,在門前堆起一個大雪人,引得鄰居們紛相效法,大家都說是第一次。五年後的京都,再次飄雪,我們終歸等不着,念茲在茲,今季關西天氣特別冷,不知門前街道,可會再有雪人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