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盛產連環殺手,最元祖級的卻來自英國的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1888年他在倫敦隨街劏開妓女身體殺人,受害者至少有五人,但從未被捕。原來70年代尾,英國亦出現另一個類似殺手,Netflix近日拍了一套紀錄片《約克郡屠夫》(The Ripper),一連四集詳細講案件始末,雖然略嫌平鋪直敍,不過找來當年涉案警察、記者及受害人子女訪問,彌足珍貴。
這個殺手亦被稱為開膛手,因為他有以妓女為目標,亦愛摧殘被害人身體,不過綜觀案情,反而跟同時期的美國連環殺手Ted Bundy有很多雷同的地方,尤其兩人都因外形討好,所以一直作案都沒有人懷疑。其中本來已有生還者,以拼圖畫出約克郡屠夫的樣貌,像真度有八成,卻被警方多次盤問,都沒有被起訴。
片集剪輯大量當年片段,反映70年代英國經濟政治及道德風氣。其中講到警方一度掌握破案關鍵,在一個遇害妓女銀包中,找到新簇簇的五鎊紙幣,因為當時一次召妓價錢是五鎊,以此便可由銀行紀錄去追尋持鈔人的身份,就帶出當時社會狀況。而最終警方鎖定僱用兇手的工廠,可惜經過大規模調查後,仍走漏眼。
兇手五年以來殺害13個女人,警方久久未能破案,最後是靠撞彩方式查車牌才捉到,令人想起90年代香港的屯門色魔,也是因為約被害人去睇戲才自投羅網,不過當年英國警方被民眾指為失職,多人因此而被降職,這種問責制,現在香港看來卻是天方夜譚。
然後由魔鬼跳到天使,看了柯德莉夏萍(Audrey Hepburn)最新紀錄片《Audrey》,之前已有紀錄片講及她的演藝生涯,今次找來她兒子及孫女,集中講這個表面輕鬆優雅的巨星,背後承擔極大痛苦,講及她於戰時刻苦的童年,又被父親拋棄,兩段婚姻亦以不愉快收場,就算事業闖第二次高峯拍《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也因為不能親自演唱深感遺憾。不過柯德莉夏萍性格堅毅,在24歲時憑《金枝玉葉》(Roman Holiday)奪奧斯卡影后時就說過:「艱苦的工作並不艱苦,如果你用愛去完成的話。」而她在63歲逝世前幾年間,把自己心靈缺失化為施予,全力做慈善工作,外貌迸發出神聖光芒,比做影后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撰文:翁可人
本欄逢周五刊出
【同宅同煲】
酷愛煲劇睇戲,冷門熱門乜都殺,小說《師戀高校》及《87年12歲條女失咗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