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踏入2021年,卻非所有事物都可跨年,就如曲終人散的有線王牌節目《有線中國組》,原班底製作的最後一集昨晚播出,節目尾聲,主持引用受訪者言論:「堅持正確嘅價值觀,問心無愧,必有迴響。」似有弦外之音。部門之首司徒元首度開腔,承認對新管理層無信心,寄語記者在艱難時勢做好新聞。
有線新聞部上月初大裁員,包括中國組助理採訪主任黃麗萍,觸發中國組總辭。由原班底製作的《有線中國組》畫上句號,壓軸主題是「疫症一周年:吹哨聲」,訪問一眾武漢肺炎吹哨者。節目以北京提供愛心麵的溫情新聞作結,引述老闆指不少人認為從事良心店舖會不敵弱肉強食的社會機制,最後劣幣驅逐良幣。主持翁維愷說,靠社會機制的確未必保護到有社會價值的事,「呢個時候就要靠公眾嘅力量,支持佢哋」。另一主持王寶熒表示認同:「但係就正如餐廳老闆所講,堅持正確嘅價值觀,問心無愧,必有迴響。」似意有所指。
一聲珍重,有線中國組停在2020年。據悉,昨日亦是大部份中國組記者的最後上班日,有記者仍駐京。
節目完結後,中國組總採訪主任司徒元與同事昨晚離開有線大樓後見記者,他形容同事堅守崗位至最後一刻,是圓滿結束。他認為時勢艱難是對新聞界的考驗,「時勢越艱難,越需要新聞界去為弱勢社群發出聲音,保持公義之心。即使時勢艱難,大家都唔應該退縮」。眾人為他鼓掌。
一眾已請辭的有線記者在fb開設「Cable同學會」專頁,以另一平台面向觀眾。司徒元打響頭炮,首度開腔指自從四名新管理層上任後,令他無信心做新聞:「(以前)你知道背後唔會有人捅你一刀……無論點敏感嘅新聞,我知道管理層會撐我。無論發生咩事,佢唔會出賣你。」但此情不再。
總辭當日,司徒元瀟灑地在fb寫上「寧化飛灰,不作浮塵」,原來總辭非他帶起。他揚言即使自己減薪、減公積金都不會辭職,但只要有同事減薪或被裁,他都會走,「覺得對唔住大家」。一眾同事齊上齊落:「你走,我哋都一定走。」他們留下原是為了陪司徒元退休,終促成總辭。
縱橫內地多年,司徒元認為08年汶川地震是中國組做得最好的新聞,當時記者可乘軍隊直升機及快艇,第一時間到震央,對港媒而言史無前例。令他心酸的是,數百家長拿着死去子女照片跪在記者面前,冀記者為他們申冤。事隔12年,司徒元未敢遺忘,不禁哽咽。然而這正是記者價值所在,「報道對促進社會或發展有冇幫助,我唔知,但起碼要講出真相,起碼有聲音發出,唔能夠一面倒主旋律、由一個受操控媒體去發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