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重創本地體壇,渣馬及七欖等年度盛事的賽期一改再改,而香港籃壇停擺兩年,各項學界賽事同樣復賽無期。體育處所多次關閉導致業界手停口停,加上政府的防疫基金支援不足,不少運動員和全職教練為保生計也被迫轉行。
2020年渣馬原定於2月9日舉行,但因疫情持續,賽事自1997年開辦以來首次取消。至於今年的渣馬原定1月24日舉行,惟本港第四波疫情未見緩和,田總終宣佈改期至10月24日舉行賽事。同為本地年度體育盛事的七欖,去年亦因疫情而被迫取消,45年來首度未能舉行賽事。今年的七欖原定於4月2至4日舉行,惟疫情反覆,香港欖總與國際欖球理事會決定把賽期延至11月5至7日。
除了國際大賽,本地籃壇及學界賽事亦告停擺。本於去年3月開季的甲一籃球聯賽屢次延期,最後籃總更加一刀切宣佈取消今季甲一,下季聯賽將不早於今年8月開季,意味本地籃壇自前年年中完季後將停擺兩年。消息一出隨即震撼籃壇,坊間有不少反對聲音,籃總一度讓步表示在今年復辦工商盃,並於3月舉辦甲一銀牌和聯賽,惜在疫情下一切仍是問號。
康文署轄下設施今年多次因防疫政策而關閉,體育界在首輪防疫基金慘遭忽視,雖然第2至4輪基金分別向註冊教練提供7,500元及5,000元資助,但對全年大部份時間皆零收入的運動員和教練來說,這個金額只是杯水車薪,因此不少人為生計轉行送外賣,令本地體壇步入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