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備受關注的12港人偷渡案,其中10人前日上午在深圳鹽田法院被判監七個月至三年,兩名案發時未成年的港人不被起訴,即日移交香港警方。一直協助12港人家屬的立法會前議員朱凱廸指,該兩名少年不想提及在鹽田看守所發生的事,相信是想保護仍在內地的同案港人。朱凱廸又指,案件宣判後,官派律師即拒聽家屬電話,即使想上訴也無從入手,甚至無法接觸被判刑親人,諷刺案件令港人見識中國司法制度「幾咁英明神武」。
朱凱廸昨在港台節目指出,若單純分析判刑是否過重,「我哋忘記咗司法制度核心部份,唔係判刑本身,係程序係咪妥當」。他強調,司法程序沒有保障當事人,任何判刑都是不公,「其實一日拘留、一日監禁都係冤獄」,案件也讓港人「集體經歷中國司法制度幾咁英明神武」,重申12人由8月被內地扣留開始,一直無法得到獨立法律權利,處於秘密扣押狀態,「去到審訊嗰日都係中共搵自己人嚟扮公開審訊,仲要出番報道讚自己,變咗審訊係歌頌中國司法大會」。
至於移交香港警方的兩名青年,曾到警署了解情況的朱凱廸指,二人不想提及過去四個月在鹽田看守所發生的事,或許出於想保護仍在內地的同案港人,由於在內地根本沒有緘默權,他相信12港人在內地所作的口供會陸續交到香港警方手上,用於進一步調查。他並透露警方國安處人員昨日已向二人錄取證供,當時更沒有律師在場。
10名港人被判刑後即音訊全無,朱凱廸指官派律師與各被告簽署的合約已完結,一審結束後,官派律師已沒有接聽家屬電話,即使家屬希望就刑期上訴都無從入手,「佢哋冇辦法接觸到當事人」。
協助家屬的12港人關注組成員鄒家成指,家屬很心急希望能到內地探望當事人。同樣有份提供協助的支聯會副主席、律師鄒幸彤稱,家屬擔心無法在限期內提出上訴,亦憂慮上訴後不能探訪當事人,因此承受心理壓力。
被控組織他人偷越邊境罪、判刑最長達三年的鄧棨然,其弟弟指上訴要當事人提出,但哥哥早已「認罪認罰」,相信不會提出上訴,家人則有待進一步資訊,包括服刑地點等,才能計劃到內地探望等下一步行動。對於港府角色,鄧棨然弟弟直言,家屬對政府不再抱任何期望,批評當局不聞不問,甚至不當12港人是香港居民。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為深圳鹽田法院判刑洗白,指有關判刑適合,更堅稱內地法例容許當事人10天內上訴,即使上訴失敗亦不會加刑。他又指雖然審訊沒有網上直播,但聲稱有深圳的人大及政協等旁聽,已算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