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題:對內維穩對外顯威 中國式小康 日賺$10.4即脫貧

兩岸專題:對內維穩對外顯威 
中國式小康 日賺$10.4即脫貧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後提出中國要在2020年全面脫貧,邁入小康社會。至上月,貴州宣稱除去最後九個「貧困縣」稱號,代表全國已經脫貧,恍如再沒有人捱冷捱餓一樣,大肆慶祝,習近平也急不及待要在月中召開論壇,向國際分享中國的脫貧經驗。學者分析,「脫貧」只是習近平對內穩定政局、對外宣示威權模式成功的一步棋。

當中國訂立的貧窮標準遠低於國際水平,很多人是脫了中國的貧,卻未能脫生活的貧,有留下子女在山區往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對本報表示,自己老家「講關係」,做不了貧困戶,只好與妻子離鄉工作,留下子女當「留守兒童」,供養孩子後兩人每日也僅有30元可用;亦有在城市找不到工作,返回老家小鄉鎮當保安的貧困戶擔心,自己很快也會在這個全國脫貧運動中「被脫貧」。

《蘋果》記者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4日召開「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邀請20多國代表網上與會,習近平致賀函,「今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就像論壇名字一樣,中國要脫貧,不單是為了要讓人民過得好,更是要國際知道中國模式的偉大成就。

稱提早10年落實發展議程

「表明中國模式能幫助幾億人脫貧,想努力跟中國模式掛鈎。」清華大學政治系前講師吳強對本報表示,「脫貧」對中國來說,是要凸顯威權模式的成功,爭取國際影響力的其中一步棋,「在目前中國孤立的情況下,脫貧對中國來說就有很強的、幾乎是唯一的國際正當性,包括武漢肺炎的威權治理模式在國際社會上脫貧的有效性、正當性的一個證明。」

聯合國在2015年時,提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當中包括要求成員國在2030年前消除絕對貧窮,中國也在當年定下的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脫貧攻堅戰的目標任務和要求,要在2020年「全面脫貧邁入小康社會」,當年中國報稱有5,500萬貧窮人口,到了2019年則只餘下550萬,在上月,中國表示已經「全面脫貧」,同時也聲稱自己提早10年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不過,中國是滅了甚麼貧?根據目前聯合國採用的貧窮線,是每日收入1.9美元(約14.7港元),而中國官方去年的貧窮標準為每人每年收入3,218元人民幣(約3,820港元),即每日收入約10.4港元,中國的貧窮標準遠低於聯合國訂立的。值得留意的是,香港最新公佈的貧窮人口數字為149萬,香港一人住戶貧窮線是月入4,500港元,4人住戶則為2.14萬港元。

11月,中國貴州省聲稱最後九個縣都已經脫離「貧困縣」名單,官媒隨後指這代表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當時中國的學者胡星斗曾經提出質疑,中國的脫貧並不是真正脫貧,因為中國的貧窮標準依然遠比國際貧窮線,他估計中國目前還有好幾億貧窮人口。

12月下旬,當記者再聯絡胡星斗希望更深入了解中國貧窮問題,胡對本報表示,已經答應別人不再受訪。

要說中國有多少貧窮人口,或許由國務院總理的嘴巴說出最權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底在兩會記者會上說,當前中國有6億人口的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幣(約1,190港元)左右。

■「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習近平表示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互聯網

■吳強指中共要以脫貧來向國際宣示中國模式成功的同時,亦要建立黨的威權。資料圖片

江蘇省稱剩「17人」未脫貧

除了中國標準遠低於國際標準,脫貧路上的手段也惹來非議。新華社在11月中曾報道,很多「扶貧」官員其中一個工作,就是要解決他們眼中的「碰瓷戶」、「難纏戶」,認為他們不願退貧,便「一遍遍入戶、一遍遍溝通」,勸說對方承認自己已經脫貧。今年年初,為了敲響中國脫貧事業進入最後直路的鑼鼓,江蘇省先宣佈全省只有17人還未脫貧,但是也令人質疑,全江蘇有8,000萬人,「17人」這個數字是怎樣統計得出。

中共無所不用其極也要全面脫貧,除要向國際宣示中國模式的成功,吳強說,還是為了要對國內的政局穩定,習近平在推行這種舉國運動地方要求地方官員脫貧的同時,可以動員、觀察,甚至可豎起自己的威權,「脫貧對北京、對習近平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地方和中央的平衡關係,過去八年,一手是表忠心,另外一方面就是脫貧的方式對地方官員進行動員,在反腐敗同時,以脫貧方式來動員人,這是維持習的威權,有事幹,逼他們幹事情,過去八年習統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