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阻美領館賣港物業 買家恒隆:涉外交事務 專家:如凍結資產

北京阻美領館賣港物業 
買家恒隆:涉外交事務 專家:如凍結資產

【本報訊】恒隆收購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壽山村道項目,詎料受中美爭拗波及令交易受阻。恒隆昨午發通告,披露集團本月21日接獲土地註冊處函件,指中國政府告知香港政府,若美領館有意出售香港房地產等,美方應60天前向當局申請,經同意後才可註冊,指美方未有按要求向中方提供證明,與恒隆無法完成交易。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形容,中方做法有如凍結美方資產,「困住咗佢啲錢」。

恒隆擬以25.66億元買下美領館壽山村道項目,交易需獲土地註冊處批准註冊後才落實,卻遭處方拒絕。

■恒隆擬以25.66億元買下美領館壽山村道項目,交易遭中國政府阻撓。資料圖片

指須事前申請 美方不同意

據恒隆通告內容,土地註冊處指明美領館不是一般商業主體,相關物業不是普通房產,物業的出售涉及中國和美國間的外交事務,不是一般商業行為,中國政府已告知香港政府,若美領館有意就香港房地產進行購買、出售或其他任何方式處置等,美國政府應提前60天經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向中國政府提出申請,並提供詳細資訊,取得中國政府書面答覆同意後,方可辦理有關手續,並指這是外交義務。

通告又引述土地註冊處,指處方未收到任何文件證明美國政府就出售物業已遵從上述外交義務,除非美方遵從,否則處方不能為物業交易的協議備忘錄進行註冊;至於美方的反應,通告披露美國本周二透過其法律顧問提出對遵從相關外交義務必要性的異議,未有按要求提供證明。美國在信中表示,已遵從相關義務及責任,出售物業的相關外交義務屬於主權之間事宜,並不影響物業業權,土地註冊處無權不為協議備忘錄進行註冊,惟美國接受處方指有關物業不是普通房產,及不是一般商業行為。

恒隆指,交易完成涉及中、美外交事務,非恒隆地產及投標人所能控制,恒隆地產及投標人正評估可作出的適當行動,包括延長完成交易時間。美領館發言人回覆本報表示,買賣雙方都需要更多時間處理相關交易,領事館目前不便評論。

官媒環球網引述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事件的回應,指因應美方對外國駐美國領事館房地產管理規定,根據對等原則,中方作出了有關要求,又補充實施館舍新建、改建、擴建、修繕等工程時,也須向中方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供詳細訊息,獲中方書面答覆同意方可辦理。

港府僅重複外交部立場

香港政府回覆事件,重申中國外交部的立場,又稱嚴格依照中央就美駐華使領館處置房地產的規定行事,提醒任何企業、人士留意上述規定,避免蒙受不必要的損失。徐家健認為,事件牽涉政治考慮,是次中方做法有如凍結美方資產,「𠵱家就好似唔畀佢走資」,相信未來美方或與相關政治人物放售本港資產套現,將面對同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