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沒撿樣本 專家難判斷梓樂接觸矮牆

警沒撿樣本 專家難判斷梓樂接觸矮牆

【死因研訊】

【本報訊】科大男生周梓樂去年11月4日凌晨在將軍澳尚德邨停車場墮樓後不治。政府高級化驗師鄭郁棋昨繼續作供,透露雖然他撿取了梓樂身上的物質樣本,但由於案發後警方沒立即撿取矮牆上的物質樣本,「冇考慮到呢樣嘢」,故無法藉校對判斷梓樂墮樓前有否接觸矮牆。他不排除梓樂自行步往矮牆後,因誤會外圍有行人路,故跨越矮牆並釀成意外。

鄭郁棋供稱,梓樂墮樓約一小時後,閉路電視顯示停車場三樓有一名白衣男子按住矮牆邊沿後嘗試跨越矮牆,半秒後身體重心已後傾,幸好他反應敏捷返回矮牆後,「如果慢多0.2秒,又跌多個落去」。鄭指該矮牆高1.2米,需要跳起橫跨,「做錯動作就未必返到轉頭」,而白衣男子的步速與梓樂接近,加上閉路電視沒見到梓樂墮樓前七秒內矮牆旁有其他人,故他不排除梓樂自行步往矮牆後,因誤會外圍有行人路,跨越矮牆並釀成意外。

■周梓樂父親昨到庭聽審。

指受襲機會微

死因裁判官高偉雄查問下,鄭指若假設梓樂墮樓前受襲,則施襲者必須準確預計梓樂上三樓的時間,才能避開所有閉路電視鏡頭。惟三樓鏡頭的旋轉周期是隨機,就算施襲者熟悉停車場結構及鏡頭位置,亦很難不入鏡。加上施襲需時,即使手法純熟,仍要梓樂配合走到矮牆旁,才能成事。若梓樂不是在矮牆旁受襲,施襲者便需在鏡頭拍不到的八秒內,將體重72公斤的梓樂搬到矮牆,再將他掟落樓。

鄭郁棋假設兇徒真的避開所有鏡頭,並手法純熟得僅花三秒完成襲擊,仍要在五秒內搬動重達72公斤的梓樂搬去矮牆扔下樓。鄭坦言困難,亦欠缺證據支持這說法。他指,除非有人進入閉路電視控制室,與身處現場的同夥裏應外合才可能成事,但實行上非常困難,因一人要同時觀察四個閉路電視鏡頭。

鄭郁棋早前供稱,經警方校正後的涉案閉路電視時間,仍與實時相差13秒。他坦言警員做法有不足之處,「如果係我校正會做得好啲」,相信警員可能僅透過目測校正,故結果並不準確,但認為誤差不影響其閉路電視分析結果。聆訊明續。裁判官預計,所有證人將於下月4日完成作供,兩日後會引導陪審團。

案件編號:CCDI9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