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古蹟辦以錯誤判斷為由,解釋未有及早提出保育主教山配水庫。深水埗區議員質疑,水務署數月前的文件表示需時一年清拆,文件附載的相片也只是數張「好黑嘅相」,卻隻字不提配水庫的歷史建築,是否存心隱瞞。
民協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指出,區議會與水務署的多年協調工作中,從未獲知會主教山有歷史建築,水務署僅提及配水庫有結構安全隱憂,直至今年5月提交的文件中,也僅有數張「好黑嘅相」,區議會在「唔知情下畀佢維修」,直至近日才發現「原來入面咁靚」,認為水務署事先無可能不知情,質疑署方明顯誤導議會居民,希望工程「做完就算」,如沒有被揭發,後果是禍延子孫後代。
另一民協區議員譚國僑亦批評,水務署過去數年就主教山與區議會的協調工作中,從來沒提及該處有歷史建築,至今年5月提交正式文件,交代清拆工程需時一年,但仍然隻字不提配水庫的歷史建築,質疑水務署存心隱瞞。再者,地下配水庫內有水管印有1909年份字眼,認為水務署考察工作馬虎,「點可能唔問保育機構」。
深水埗區議會主席楊彧亦質疑,民間在短短數日間已查出地下水缸的歷史文獻,「呢啲資料水務署冇嘅咩?當中溝通點樣出現誤會?」他批評古蹟辦逃避問題,表明將於明年1月12日的區議會大會上,邀請水務署及古蹟辦文物保育專員,解釋雙方處理事件的失誤,包括水務署在清拆所作出的準備、雙方如何進行溝通、交換資料等。
水務署及古蹟辦所承認「溝通出現咗問題」,何啟明則認為,政府民望見底,「大家都對你唔係好信任」,當局亦立即把配水庫列作暫定古蹟,對市民有定心丸作用,以免大家擔心政府會偷拆地下水缸。深水埗區議員李庭豐指,早前已發起聯署,要求將主教山地下水缸列為暫定古蹟,目前已收集超過三萬個聯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