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污水驗出武肺病毒而需強制檢測的彩雲二邨豐澤樓,一天內已驗出3名居民初步確診,3人居住兩個同座向單位,數日前已開始發燒及有咳嗽病徵,卻一直無求醫。當局認為暫時未有證據證明是污水渠傳播病毒,毋須要求豐澤樓居民撤離。
因污水驗出病毒而需強制檢測的豐澤樓,是首座無確診個案而需強制檢測的疫廈。政府前日首天為該廈721名居民採樣,即發現3宗初步確診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公佈,3宗初步確診個案涉及兩個單位,屬不同樓層的相同座向單位。當中一個單位有兩名患者,一人早於12月24日發燒,另一人25日亦開始咳嗽,惟兩人均無求醫。另一名患者則住在另一層,前日已咳嗽。3名患者的家人均需檢疫。
黃大仙區議員廖成利表示,3名患者居於中層,已由救護車送院。他指豐澤樓共有800戶,約3,000名居民,相信可在限期前完成檢測。
大廈污水「驗毒」計劃由港大團隊聯同環保署進行,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表示,希望透過監察全港整體污水的病毒量變化,評估第四波疫情有否改善。但香港樓宇數目多,而人手及資源有限,所以驗毒計劃會聚焦需強制檢測的疫廈及相鄰的大廈,檢查大廈是否已清除病毒,豐澤樓五日內驗出四個樣本有病毒,顯示大廈內有潛在患者。謝指每當公屋有確診者,房署均會全面檢查共用的喉管一次,發現有改裝和洩漏會即時糾正。
謝展寰指若非喉管本身設計有問題造成傳播,毋須撤離居民。他又認為透過污水渠傳播的機會較低,但提醒居民要定期在U形渠倒水,若持續發現不明臭味,應檢查喉管。
今次大廈「驗毒」計劃揭發豐澤樓有住戶確診,有份參與計劃的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表示,若為全港每幢大廈抽取污水樣本化驗,所需時間及工序繁多,相信難進行。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亦指,以驗污水作為病毒追蹤並非有效策略,因檢驗污水後再大規模檢測,或需逾一周才可找出確診者。他又指樓宇污水驗出病毒,不等如病毒會經污水渠傳播,居民毋須擔心。
房署昨晚表示,房委會正為出現疫情的彩雲(二)邨進行「排水管檢查計劃」,預計本周五完成豐澤樓所有單位的排水管檢查及維修。
房署指會優先檢查其中曾出現確診個案的屋邨公用排水管,並按需要安排適切維修。整個計劃預期18個月內完成。
該署稱已於約230個屋邨約1,200幢大廈,為約10萬個公屋單位排水喉管進行詳細檢查,絕大部份單位喉管狀況良好,餘下將按需要進行適切維修。至於餘下約300幢公屋大廈,可望明年3月底前完成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