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Staycation完結,來酒店飲酒飲茶朋友們移民格式言猶在耳,回到家中這逃離香港話題仍然纏繞不去,來分享家煮便飯幾友酒醉飯飽的延續,還是移民何去何從。
做香港人真忙,社會運動告一段落,緊接19疫症,還未脫苦海,自80年代末大行其道、家家有份移民潮。巿民關注的新常態已從抗疫抗至疲勞,關心每天確診137宗還是57宗的熱潮漸見冷淡,除非跌至7宗!
至熱門:
去台灣?去英國?去澳洲?去加拿大?去馬來西亞,還是泰國?美國似乎未入圍眾人杯茶或青蘋果!
朋友野村突然提出:其實不少港人移居日本⋯⋯門檻並不如想像般高。
以為日本這個目的地很難,但道地日本人的提醒十九不離八,肯定有點準則。從唸中文到日文老師在港創業,成為港人十數年,野村先生碰巧還是跟風?新動向人家秘密,反正隨移民風潮,可能撤退。
K:蔡英文搞出全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台灣,防疫能力一支棒;單這兩點足夠林鄭撞牆以謝罪,要走必選起碼中文為法定語文兼蔡蔡子執政的台灣。
A:父母年紀大,要他們遷移根本沒可能。選擇前程不宜太遠。童年、少年、青年上課已住遍英國及加拿大,兩處的興趣都不大(在下心有同感!)留給那些根本未曾長居國外的港人博個彩,試探彩數便好。作為High-Tech人,馬拉未到水平工資又低。新加坡雖然操英語(Singlish)始終華人社會,陋習那會一百幾十年淡化?島國小民小器狹窄,民族性崇尚白種皮膚,真憑實據也非人云亦云。餘下只有澳洲,既可享受早已習慣「真」西方價值觀,又可於十小時內即歸來探親。
泰國呢?咪講笑啦,風花雪月We We Wet Wet當然十樣十樣好,進入平常生活與工作極需活用泰文,這方面簡直舉目無親!
L:父母家人事業在港,深圳河北面有工廠,諗都唔使諗;曾經英國求學都無謂回頭發噩夢!
在下⋯⋯?
下回分解。(未完,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