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2020●執垃圾上癮 火場救貓狗 眾籌幫麵麵 我們逆境中一呼百應

別了2020●執垃圾上癮 火場救貓狗 眾籌幫麵麵 
我們逆境中一呼百應

2020年,我們全年戴口罩。對於新認識的朋友,我們甚至未見過他的「真面目」。在這人與人關係最陌生的一年,香港人也經歷了一些窩心時刻,我們一起回顧三個令人感動的互助故事,聽他們親口說出不凡的2020。

山野避疫保持無痕 「今年執得最多係口罩」

2月開始,香港人為避疫,多了一個「work from hill」的興趣,假日不到商場,反而到山野海灘和大自然遊戲,連平日不愛好遠足的人,都紛紛走到郊野山徑。在享受山野樂趣的背後,很多人沒有盡公民的責任,留下大量垃圾。根據漁護署3月回覆本報的查詢,今年2月在各康樂場地及行山徑收集到288噸垃圾,較上年同期增加逾18%。

垃圾多了,多得退休救護員貓哥這個儍人,寓執垃圾於娛樂。貓哥兩年半前成立「上山下海執垃圾」fb群組,致力在香港的郊野執垃圾,不論遠足徑,還是海灣海岸,都是他的目標。訪問當日貓哥約同另一位義工Eva一起執垃圾,提到因為限聚令,群組會員自發改到住所附近的地區執垃圾,而不再是大夥兒的活動,「最高峯試過一天內有十幾區都有義工執垃圾,大家真是自發地一呼百應。」Eva說。

兩年前,群組只有十多位義工,現時已有近5,000人,今年的人數升幅最大,Eva推斷是因疫症令大家蜂擁到郊區,也有越來越多人了解到「山野無痕」的概念,「今年執得最多係口罩,虎山郊遊徑和籮箕灣都很誇張。」貓哥說。這一年,貓哥每次出動都會在網上出帖,最感動的是竟然一呼百應,獲得網民留言和轉載,「我們有愚公移山精神病,執垃圾好似上癮一樣。今年多了一批我們不認識的人,大家都踏出了執垃圾的第一步,甚至多了一群師奶,買餸前出來執一兩小時垃圾。」

香港人常予人冷酷感,但其實總有些人默默地為不相識的人出力。最後我問他們,會怎樣形容2020年,Eva說:「我會形容今年是豐收和豐盛的一年。豐收是因為我們執了很多垃圾,豐盛是因為我們吸引了很多人一起為環境出一分力,人的距離是遠的,但心很近。」

「上山下海執垃圾」義工Eva(左)和貓哥認為今年「豐收和豐盛」。

貓哥指,今年執得最多的是口罩。

疫下不少人去行山,三月出動虎山郊遊徑執垃圾,垃圾多得令人髮指。

義工通宵如神降臨 「好似叮噹百寶袋」

今年重陽節全港總共發生86宗山火,其中元朗八鄉大江埔村發生山火,火勢一度逼近山腳的「大樹下」狗場,狗場義工Jojo在網上出求救帖文,結果逾300名義工凌晨到場通宵營救,場內約90多隻狗和30多隻貓一夜間撤離,就連狗場下的倉庫都借出來給貓狗暫避,事件中無貓狗受傷。當日除了義工Jojo留守到最後,還有在狗場做了超過20年的義工燕姐。燕姐帶我們由狗場行上山,大約10分鐘就到了當日山火現場,事隔兩個月,不難看到整個山頭仍是燒焦了的花草。「當時消防員要我們準備撤退,如果有風一吹,不消15分鐘便會燒到狗場。」

起初狗場只有燕姐、Jojo和另外兩名員工在場,Jojo提起當天仍心有餘悸,「這次山火真的不是講笑,就在後面,真的很近,當時是很害怕的。其實我一直以為無人會來幫我們,竟然有人無條件去救我們的貓狗。」本來兩位已經做了最壞打算,就是把全部貓狗放出去,任由其逃生,希望牠們懂走避。燕姐和Jojo憶述當日前來的義工就似神一般的降臨,狗場外車龍排了超過三、四百米,過300名市民及義工趕到,狗籠、狗帶、飲品、消毒用品等一應俱全,甚至有市民更駕駛5.5噸貨車到場協助貓狗疏散。Jojo指本身正頭痕可以讓貓狗撤離到哪兒,豈料狗場下約10分鐘路程的寵物店批發貨倉願意借出地方,讓受影響動物棲身,「好似叮噹的百寶袋一樣,很神奇很感動,好像需要甚麼就有甚麼。」她們以「感謝更感恩」來形容2020年,「我以為今年是大家都很冷漠的一年,但原來香港人真的不是。一句到尾,香港人真的冇得頂。」

大樹下狗場義工Jojo(左)和燕姐以「感謝更感恩」來形容二〇二〇年。

狗場附近的寵物店批發貨倉借出地方,讓受影響狗狗棲身。

大樹下狗場約有90多隻狗,義工Jojo指火災時最壞打算是把全部牠們放出去,任由其逃生。

患腦癌速籌50萬 連登媽咪麵:網友真誠

媽咪麵、麵麵、麵媽咪、燈神、大DoDo……若你是連登仔女,一定知道我說的是誰。連登股票燈神「媽咪麵」6月確診末期腦癌,11月在網上眾籌醫藥費,希望接受電場治療,透過電場干擾癌細胞分裂,控制其生長甚至令其凋亡。結果一呼百應,一日間籌到50萬元。

媽咪麵二十來歲,身形瘦削,帶點幽默,說話有時顯得有氣無力。三年前他在連登出帖講股,本想隨手分享股票心得,但因曾貼中恒指引起巴絲們留意,從此大部份帖文都會登上熱門,但就從不以真名真面目示人,「做手術前,冇人知我身份,家人朋友都不知道我是『媽咪麵』。」媽咪麵一名源於開account當日手上的一包真媽咪麵,他指,從未想過會成為自己的代名詞。至於「麵咪媽」,是一次打賭股票升跌,輸了要找數,便掉轉名字。

有人笑他是燈神,因為麵仔的預測,大多和現實相反。不過就是這一打一鬧的關係,與巴絲們有種似有還無的連結,7月他舉辦了一連三場「見麵會」,與素未謀「麵」的巴絲破天荒真身交往,「切除腫瘤後,我一直以為已經好返,直至醫院告知,原來個病已到末期,突然好想找人陪我傾訴,所以搞了個見面會,當日都有百多人出席。」巴絲得見麵麵真身,更在見面會送上打氣簿。

說到眾籌,他亦對眾多「無啦啦」都肯捐錢的人感到摸不着頭腦,「若網上有不認識的人要我捐錢,我都未必肯,但想深一層,認識一位朋友也不一定要知道他的真名和身份。香港人係怕醜嘅……如果趕他們到網上,反而來得更真誠。」抗病期間,他感慨失去很多,如頭髮。

他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來形容2020年,因今年失去了健康和工作,但卻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問他還有甚麼跟讀者分享,他說:「唔敢祝福大家,費事一陣話我『燈』你哋。」明嘅,心照。那請你來年先燈好自己。

今年確診末期腦癌連登名人「媽咪麵」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來形容今年心情。

素未謀「麵」的網民送上親手繪製的打氣簿,讓麵麵很暖。

11月在網上眾籌醫藥費,一日間籌到50萬元。

記者:劉芷晞

攝影:劉永發、蕭智南、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