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組中研「麥加」 副校:只在意中大名聲

改組中研「麥加」 副校:只在意中大名聲

【本報訊】收藏大量中共及內地史料、有中國研究界「麥加」之稱的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正式改組,不再獨立存在,其館藏及學術交流將改由大學圖書館及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負責,中大聲稱未來不會審查到訪人士的背景。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稱,自己只在意中大的名聲,若中心沒有館藏,名稱亦是毫無意義。

中大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有近58年歷史,在學術界享負盛名,收藏大量中共及內地史料,多年來肩負中西方學者學術交流橋樑。中大昨向傳媒簡介改組計劃,陳金樑表示,館藏及學術交流將分別改由大學圖書館及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負責,中心將不會獨立存在及營運,形容改組是避免大學兩個同樣進行中國研究的部門職能重叠,預計改組需時約18個月,其間中心會保持開放。

陳金樑指自己今年加入中大前未曾聽過中心的名字,自己只在意中大,而非中心或研究所的名聲,反問「一間大學需要幾多個(招)牌?」若中心沒有館藏,名稱亦是毫無意義。

另一聯席主任、中大社科院院長趙志裕稱,中心不少舊報紙及文獻霉爛殘缺,保存有難度,而由大學圖書館代為保存及數碼化的提議,獲中心的國際顧問委員會同意,館藏日後亦會有中心的冠名。

公眾仍可查文革資料

趙稱理解在當前政治環境下,外界對中心改組有很多揣測,但希望外界相信改組純屬學術發展決定,亦只聚焦於行政及財務。至於未來架構會否轉變,他指則視乎大學與委員會的商討而定。

2017年起出任中心聯席主任的李磊於改組前請辭,惹來外界揣測他是否政治壓力而離職。趙志裕回應事件時僅稱對方有「不同看法」,同時提及對方曾希望增聘研究人手不果。他聲稱,中大不會亦沒有人手對參觀館藏的學者及公眾政治審查,學者及公眾未來仍可翻查「三反五反」及文化大革命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