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口味不同,甜品尤其勉強無真愛,在電影節打工那一陣年幼無知,常常就近去麗晶地下餅店買一款開心果蛋糕回辦公室與同事分享,完全不察覺其實可能強人所難。如夢初醒的時刻要等到二零零一年,夏季從巴黎飛去紐約看蕭菲紀蓮自編自跳《吉賽爾》,適逢麥當娜巡迴演唱,香港進念友組團捧場,其中一位成員生日大排筵席,不知好歹的我攜帶一個復古奶油花花蛋糕赴會,打開盒子全桌鴉雀無聲,只有爽直的郭先生忍不住冷笑──當然是因為賣相太似唐人街娘炳貨色,不入高檔藝術家青眼。其實當時《色慾都市》正播到第三四季,曼奴奴高踭鞋和cupcake炙手可熱,那個備受冷落的蛋糕是cupcake名店出品,顏色艷麗糖份偏少,十分可口。經此一役我終於學乖了,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不再強逼任何人跟我服毒,近年愛上Sébastien Dégardin,朋友過境忍不住向他們推薦,也只敢買兩件放在雪櫃,食唔食悉隨尊便。
迪加丹應節的「聖誕木頭」有五六款,簡直應接不暇,拍了照片貼在面書似乎廣受歡迎,我緊緊記住獨食難肥古訓,費事多加解釋,免得分食反而變成肥佬。基斯度夫魯二的攀里通里有人問味道如何,不假思索答「好食到喊」,過後才記起很久以前黎老闆介紹他巴黎寓所附近街坊小館的鴨子,用的正是那四個字。我去吃了,眼淚沒有奪眶而出,更喜歡切成方塊的燒肉,有種法式東坡肉況味。也喜歡一款叫「牛奶撈飯」的甜品,鄕鄉下主婦為免浪費隔夜飯的二次創作──連帶想起我外婆愛茶泡飯焦,鼻子倒是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