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防疫滯後以致疫症百般纏身,一海之隔的台灣則吸取了沙士經驗,疫情之初以快、狠、準決策,成功堵截病毒。時至本月,香港爆發第四波疫情,台灣已陸續舉辦演唱會、馬拉松比賽,生活重返正軌,就連世衞官員也稱讚,台灣是亞洲防疫成功典範。也令台灣因防疫成國際之光。
今年1月底,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機構曾預測,台灣會是風險最高的國家之一。然而,台灣未如外界預期般淪陷。死亡率及確診率至今仍低得驚人,截至12月28日統計,累積793宗確診個案,其中本土個案56宗,確診個案7人死,死亡率僅0.8%。事實上,湖北武漢爆出不明肺炎時,台灣一早設立防線,去年12月31日,湖北武漢衞健委首次公佈不明肺炎訊息,行政院長蘇貞昌當日宣佈將大陸肺炎按照SARS處理,比其他國家早一步將武漢肺炎公告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
各地口罩供應緊張,港府2月透過「價低者得」方式招標口罩,蔡英文政府則提前部署,1月初宣佈禁口罩出口及組「國家隊」,斥資增設近百部口罩生產機增產,到供應量恢復穩定時,則捐贈數以千萬計的口罩給全球疫情嚴重國家,贏得國際掌聲。
有別港府對全面封關置若罔聞,台灣封關措施雷厲風行,1月禁湖北人入境,接着禁所有陸客入台,到後來禁止所有非台籍人士入境,成功阻截病源在境內擴散。
美國NBC News總結台灣對抗武漢肺炎的關鍵,包括提前展開防疫措施;設置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果斷採取行動;違反隔離措施會被重罰。同時,兩大防疫功臣發揮關鍵作用,衞福部部長陳時中隨時滙報每日情況;數位(數碼)政務委員唐鳳利用「大數據分析」,完成口罩即時地圖及推行口罩實名制,讓市民能購買口罩「保命」。
疫苗方面,官方也一早向市民派定心丸,9月宣佈與COVAX國際疫苗開發計劃簽約,11月已肯定獲1,500萬劑疫苗,預計2021年首季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