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明白為何這些年來,在香港總是有一群人鍥而不捨地要求民主。他們認為在殖民地時代的香港,雖沒有民主,但經濟發展迅速、機會處處、社會穩定、政府廉潔有效率、市民雖不關心政治但守法,實是安居樂業的好地方。既然沒有民主,管治也可以那麼高質,他們難以明白這些爭取民主的人究竟要爭些甚麼?
既然一個「理想」社會應該要有的,香港殖民地時代都已有了,那麼主權移交後,最重要就是保留殖民地時代那些優點。再加上中國大陸經濟近年急速起飛,連香港也追過了,與大陸經濟發展融合,對香港百利而無一害,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但那些爭取民主的人卻激烈反對,他們必是別有用心。在民主的旗幟背後必是隱藏了不可告人的動機,不然為何要追求民主這樣空泛沒實質價值的東西,卻視配合中國經濟發展為洪水猛獸?最後他們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些爭取民主的人都是被外國勢力利用,為要把香港作為顛覆基地,目的是要破壞中國的和平崛起。
這些人只看見事物的表面,見不到人人可努力賺錢去改善生活的背後,香港社會一直都有很多不幸的人,未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貧富懸殊越益嚴重,在五光十色的大城市中活在困苦中。
他們也看不見在主權移交換了主權國後,中國大陸與香港之間的界線漸漸變得模糊,北方的貪腐慢慢滲進香港,侵蝕了良好管治的基礎。這令本有效去維持良好管治的官僚系統,在最高層失去尊重公民尊嚴及權利的意識時,也喪失了自我修正的能力,異化成打壓異見的有效工具。
他們更看不到港人經過幾波社會運動,已有很多人醒覺到若不能盡快建立起民主制度,為良好管治重奠根基,已達成的管治水平很快就會失去。從主權移交後,特區政府經過四名特首,管治水平每下愈況,足證現在香港的問題,不是民主是否能改善香港的管治、為香港錦上添花,而是沒有民主,香港的管治怎樣才不會惡化下去,是雪中沒炭的生死問題。簡單說,香港現在的困境,不只是民主的問題,是沒有民主而出現的管治失效問題。
林鄭政府處理疫情是最好的例證。林鄭月娥及她團隊的主要成員,都在殖民地時代就出任政務官,故必是非常熟習殖民地管治的那一套。但因香港的獨特處境,令這本應有能力有效處理疫情的管治團隊,表現如此差勁,連澳門也比不上。
首先,港人已廣泛孕育出民主意識,再不信任一個不是由人民選出來的官僚隊伍去為他們做所有決定,故很多人都不會主動配合這官僚隊伍所提出的防疫措施,令這些措施成效成疑。
另外,因要顧及內地政府的政治需要及內地人的感受,特區政府未能及時封關阻止病毒由內地侵入,再加上防疫本應是醫療專業考量為上,但特區政府卻以政治需要壓倒一切,反利用疫情去打壓由反送中運動引爆的反政府力量及意識,總是未能及時對症下藥。
因沒有民主,一個本應有能力妥善處理疫情的管治隊伍,因缺乏市民信任,又以政治凌駕一切,即使做了對的決定也缺乏執行力,終導致這官僚隊伍在處理疫情上徹底失敗。在疫情上如此,在其他方面的管治,也會是如此。香港沒有了民主,也會沒有良好管治。若以為沒有民主也能維持高水平的管治,在香港的處境,那只是妄想。
香港現在的局面,良好管治的不能達到,又缺乏公民授權,而二者是因果相連的,這樣失效的管治亦是難以長久維持下去。連一些過去不太支持民主,認為良好管治才是最重要的人,都應看見沒有民主,連良好管治也不會有的了。
大家都知道這樣下去,香港很快就沒有路可走。因此,所有支持民主的人,不單因民主是人的基本權利,也因沒有民主,香港也不會有良好管治,更加要堅持到底,路才有機會走出來。
戴耀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