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武漢肺炎猖獗,市民飽受疫情煎熬,不少打工仔更被打爛飯碗。政府為保民生,推行多輪防疫抗疫基金,當中斥資800億公帑推行「保就業」計劃。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4月接受電台訪問時,一度誇下海口在保就業計劃下,部份員工有機會「有人工加」。現實卻事與願違,保就業計劃期間,不單失業率仍然高企,當計劃結束後,更立即爆出裁員潮。
旅遊業是其中一個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有員工被迫放無薪假,化名Oscar的前旅行社中層員工更向本報透露,政府向旅行社職員發放每月津貼後,即被公司突然「取消」無薪假改為減人工,他更在不接受公司的新方案後最終被解僱。
香港旅遊業革新總工會主席林基源表示,Oscar的個案在業界比比皆是,大部份員工都不能領取全數5,000元津貼,因為申請程序要經公司蓋印,公司會跟員工明言:「可以幫你申請,但要分番錢。」更甚有公司把有關津貼全數用作支薪,他批評當局缺乏監察,令相關的保助政策未達到幫助業界員工的原意。
職工盟就透露,收到超過200宗有關「保就業」的求助,主席吳敏兒批評保就業計劃「本末倒置」,不設任何對僱主具阻嚇作用的懲罰機制,「喺本身派嘅資助裏面回水,何來有懲罰之意呢」。她形容計劃「保唔到打工仔女」,只是借保就業之名,讓僱主「任拎公帑」。
保就業計劃秘書處回覆查詢時指,截至12月21日,收到1,048宗舉報,當中907宗已完成調查,發現372名僱主違規,會要求退還未支薪的資助及繳付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