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一直試圖透過武器銷售和能源出口站穩在國際舞台上,但武漢肺炎疫情卻造就了莫斯科另一個贏取海外影響力的工具——疫苗。分析認為,俄製疫苗不僅與公共衞生有關,還牽涉地緣政治,亦可以解讀為總統普京掌權20年的潛台詞——「俄羅斯回歸了」。
普京早在8月宣佈註冊了全球首款武漢肺炎疫苗「衞星五號」(Sputnik-V),但質疑聲音此起彼落,國內外科學家提出的疑慮包括疫苗尚未完成針對大批民眾進行臨床試驗的第三階段,以及沒有公開有關疫苗的重要數據。疫苗研發公司後來聲稱,根據第三階段試驗初步數據,「衞星五號」預防效果達95%,但因試驗仍在進行,尚未能對外公開完整數據。
幾十年來一直試圖在科學和技術上與西方抗衡的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發現自身缺乏發達的製藥工業,克里姆林宮一直試圖透過進口紓緩對西方實驗室的依賴。前法國駐莫斯科大使、法國國際和戰略事務研究所俄羅斯專家格林尼斯特稱,「衞星五號」是後蘇聯俄羅斯專門設計的首批疫苗之一,是民族自豪感一部份,單從疫苗以蘇聯1957年發射全球第一顆衞星名字來命名已說明一切,「這標誌俄羅斯重回頂級藥劑學之列,並試圖在軟實力方面獲得最大利益」。印度、委內瑞拉和白羅斯將成為臨床試驗的合作夥伴,其他與莫斯科友好的政府,亦已預訂逾10億劑疫苗。
政治分析師斯塔諾瓦尼亞認為,疫苗與地緣政治有莫大關係:「這是他(普京)證明俄羅斯有能力開發複雜技術、稱霸世界科學精英的一種方式,表明俄羅斯處於疫情前沿,甚至比發達國家更成功。」但她強調若俄羅斯想得地緣政治好處,疫苗必須有效。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