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全球聚焦於武漢肺炎病毒,但其實2020年也是天災嚴重的一年,光是計算保險損失,十大災害就奪走了至少3,500條人命,導致1,350多萬人失去家園,造成1,500億美元(約11,700億港元)保險損失,幾乎是2019年的三倍,反映全球暖化加劇造成更極端氣候,影響深遠。
總部在英國的非政府組織「基督徒援助會」(Christian Aid)在《計算2020年的代價:氣候崩潰的一年》報告中指出,無論是亞洲多地的水災、非洲的蝗災,還是歐美的風災,都印證氣候變遷肆虐全球。
雖然,在人類造成全球暖化影響地球氣候系統前,地球已發生過各種極端天災,但百多年來的氣溫和降雨紀錄,以及幾十年來以衞星蒐集的颶風和海平面上升數據,已充份顯示這些年來地表溫度持續上升,令各種天災變本加厲。
以風災為例,如今的風暴,不管是颶風、颱風還是氣旋,都比過去更強大、更持久、造成降雨更多:今年大西洋風季就形成了30個颶風,數量之多破紀錄,奪去至少400人性命,造成損失達410億美元(約3,198億港元)。
中國和印度在今夏的雨季都發生嚴重水災,而且已是連續第二年出現這種雨量異常的情況,跟氣候改變影響降雨情況的預測一致。事實上,今年十大天災中有五宗就是跟中、日、印、巴等亞洲多地雨季降雨異常多有關。當中孟加拉更因超級氣旋「安攀」(Amphan)而出現逾四分一地方成澤國的情況,當地水資源專家直言災情是史上數一數二嚴重的一年。
另一邊廂,在全球氣溫持續上升的情況下,美國加州、澳洲以至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都受到烈火煎熬,焚毀的面積創紀錄新高,其中澳洲去年底至今年初燒掉全國20%山林、數以千萬計動物送命。近期還有研究指出,比起一個世紀前,歐洲如今發生致命熱浪的機率,已增加近100倍。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塔拉斯說:「過去是『百年一見』的熱浪和水災,如今越來越常見。」
研究指今年十大天災共造成1,500億美元保險損失,但災難成本實際更高許多,因窮國絕大部份情況都沒保險保障:統計指低收入國家今年因極端天災蒙受的損失,只有4%有保險安排,而高收入經濟體的損失則有60%有保險賠償。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