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家屬委託的律師估計案件已經有判決結果,相信很快會宣判;又指法庭選擇擇期宣判,可能是官方認為「不能被民間牽着鼻子走」,或庭審出現新情況。
受李宇軒家屬委託的律師梁小軍表示,本案涉及人數眾多,內地一審一般很少當庭判決,但他相信本案很快有結果,「(如果)當庭判決沒有合議,外界看來太草率了,開完庭幾天研究一下案件再作判決,說起來『好看一些』」。他指出,待收到判決結果之後,當事人有10日時間決定是否提出上訴。
一名近日遭當局施壓、不願具名的律師表示,即使案中有被告已「認罪認罰」,但畢竟有十名被告,兩、三小時的庭審已經算短。對於判決結果,按照一般程序兩個月內會有,「但我認為這個案件是已經有結果的」,但不能排除庭審過程是否有其他情況,「可能要開個審委會、把意見拿出來內部報備政法委,都有可能」。
法院在通報中指出,深圳市人大代表、政協和被告家屬都參與了旁聽。律師表示,近年敏感案件都有類似做法,目的是限制家屬的旁聽權,「為了感覺庭審是公開的,安排一些社區人員、人大代表」。當局甚至會將不配合的家屬排除在外,而去邀請其他家屬,「有些可能(邀請)膽子小一點,例如余文生的案子就是這樣,官方不讓他經常維權的妻子去,而是讓他哥哥去參加庭審」。
這名律師又指,昨天再度被司法局致電施壓,慨嘆自己代理案件多月,當局「非常非常緊張」,「到目前為止,我辦理這麼多的案子,包括煽動顛覆案件,這個案子的維穩級別是最高的。肯定跟去年香港動盪、今年的國安法,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