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後武肺時代的變化(劉細良)

2021,後武肺時代的變化(劉細良)

武漢肺炎隨着西方國家為國民注射疫苗,應該到最終章了。展望2021,世界在後武肺時代,究竟是更動盪,還是回復秩序呢?

在個人層面,由於史無前例的Lock Down,令大家接受了社交距離,也認識到工作不一定在辦公室,WFH是未來趨勢,並且集中在科技丶高增值及高薪工作。Zoom成為疫症贏家,也推動今後在家工作丶在家學習趨勢。Netflix 是另一贏家,Home entertainment 取代了傳統的娛樂場所,也同時帶來娛樂產業的改變,龐大投資針對全球中產的串流媒體內容,會大幅拋離本土製作,上述這些改變會加速社會兩極化。高薪工作更多應用新資訊技術,並且集中在大城市,不同階層的文化資本產距越來越大,一個看《后翼棄兵》丶《The Crown 》的人,怎會再回頭看大台的黃宗澤,而一個黃宗澤的粉絲,也會永遠被遺棄在基層。Amazon也是另一贏家,網購會大幅飛躍,包括全自動化物流丶顧客追蹤的科技,令網購吸引力大增

2021年個人工作丶生活層面的變化,同時也是世界格局的轉捩點。習近平最近在20國視像會議中提出「去全球化」會令各國受害,自由貿易倒退,可能,中共已經感受到2021年的國際壓力。武肺導致全球大流行災難,中共初期隱瞞是禍因,中共威權體制對世界的影響,已經不容忽視。西方國家難再若無其事地回到武肺前,但有人預言武肺後將快速去全球化丶供應鏈撤出中國,或去中國化,這是言之尚早。

高科技製造業會先去中國化

我相信去中國化會局部地進行,首先會在高科技製造業,美國對華為5G落閘,歐洲國家跟隨,然後針對晶片技術,中共將面對極大困難,因為微型晶片是機械人自動化生產的必要靈魂,中國在自動化生產方面會面臨沉重打擊。科技製造業在2021「去中國化」是大趨勢,生產線轉移至台灣丶韓國及印度,其他行業短時間內難以取代中國的供應鏈,但未來五年西方工業國在機械人丶自動化丶AI及區塊鏈技術應用,會大幅改變工業生產及物流系統,當自動化生產成熟,就是製造業撤出中國的時候,例如Adidas的speedfactory就為了準備搬回德國生產的自動化工廠。至於簡化及縮短供應鏈,不再全世界進行採購,更是事在必行。

當西方國家一方面在技術轉移層面向中共落閘,另一方面加快自己國家在AI丶自動化及去中心化的科技應用時,「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這一年不是中共打敗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而是真正去全球化及去中國化的起點。觀乎中共今天仍以戰狼外交去面對國際社會,對香港不斷壓迫,踐踏一國兩制,他們心存僥倖,以為西方國家離不開中國市場及供應鏈,加上美國已經衰落,應對武肺左支右絀,死亡人數居世界之首,還有甚麼需要顧忌。

這將是繼中美貿易戰之後,另一次嚴重誤判!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