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泡」爆破 導遊轉做送貨 裝修

「氣泡」爆破 導遊轉做送貨 裝修

疫情下眾多行業受重創,旅遊業最接近「零收入」,記者直擊旅行社林立、過往聖誕前後擠滿報名人潮的旺角永隆銀行中心已成死場,當日三層樓層合共近20間旅行社,僅得三間營業,但場內完全無客人,冷清得走在走廊亦聽到旅行社職員聊天。今年內超過70間旅行社結業或遭清盤,業內近一萬人已轉行;堅持營業的旅行社則要踩過界經營網購平台,仍在職的領隊、導遊都要幫忙送貨。工會指被視為行內今年唯一希望的「旅遊氣泡」早前亦因第四波疫情煞停,坦言旅遊業復蘇無期。

單張架改放「大尾督一日遊」

旺角永隆銀行中心三樓至五樓本有17間旅行社,當中六間的名牌已遭遮蔽,包括已宣告結業的東怡旅遊及捷達假期。當日仍在營業的三間旅行社,都是行內具規模的康泰旅行社、星晨旅遊及東瀛遊,其餘店舖均熄燈落閘,場內氣氛陰森淒涼。仍在開業的旅行社中,僅得東瀛遊仍有職員坐滿10數個櫃枱,康泰及星晨則只有兩至四名職員,店內完全無客,十分冷清。

早前開放本地團令旅遊業一度現曙光,但其後因疫情中止,「𠵱家係畀你報1月嘅本地團,不過要等政府公佈,如果又禁(出團),就返嚟退錢」。旅行社職員指,現仍沒成團資料,連日也無人報團。大部份旅行社的玻璃窗張貼的東南亞、歐美、非洲旅行團,已屬今年3月至9月的資料;另即使掛上「長線旅行團」、「東南亞旅行團」、「郵輪旅行團」的推介,單張架放的卻是收費數百元的「東龍島一日遊」、「大尾督任燒任食三小時燒烤一日遊」、「金秋任食大閘蟹放題」等本地團。

香港旅遊業革新總工會主席林基源指,行家無奈接受旅遊業癱瘓事實,行內一半人手、即近萬人已轉行從事保安、客戶服務及飲食業,仍就業的每月則須放一至兩周無薪假。零收入下,旅行社仍要出糧交租,有的從旺區搬到偏遠地方勉強維持,有的則轉型搞網購平台賣海外食品增加收入,但無助止血,「純粹為咗同事有工開,實質生意幫唔到好多」,行內已有最壞打算,「下年都未必得(復蘇)」。

已轉職做裝修的資深導遊Tony直言現況差過沙士,「當時三個月就復原啦,𠵱家係大鑊到唔係話香港冇事(疫情)就得,係要全世界!」Tony對導遊工作仍有熱誠,希望當行業復蘇能重返旅遊業。

■記者龔蕙芝

■原本擺放中外旅行團行程的架上,已經改放本地遊單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