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球通脹 中國經濟自加五難題(賀江兵)

2021全球通脹 中國經濟自加五難題(賀江兵)

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在2020年由正增長轉負,特別是主要經濟體衰退幅度較大;受疫苗成功研發並全面推廣注射影響,各國對明年經濟大幅反彈充滿信心,比如,美聯儲認為美國2020年GDP-2.4%,2021年底GDP增速預期中值為4.2%;國際金融機構普遍認為中國今年能達到2%左右增長,明年8%左右;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5.2%。

美聯儲在3月直接將聯繫滙率大幅度降息一百多個基點降成零利率,目前,大多發達經濟體利率保持在零和負利率。美聯儲最新議息會議表示三年不加息,相信各主要經濟體都會保持三年左右不加息。

國際金融機構在預測明年經濟增長中忽略了通脹因素,國際糧農組織預計世界範圍糧荒,食品保持高價位可預期;國際油價在40美元每桶之上;鋼鐵、銅和鋁價格屢創新高,工業產品價格會持續上漲。可以預見的未來三年,通脹是會發生的;不僅僅是普通商品價格會上漲,隨着經濟復蘇,利率偏低也會影響到資產價格上揚,全球發達經濟體大部份地區房價上漲是可能的。

澳洲財政比華優勝

中國經濟原可發展得更穩健,由於對西方強硬,2021年中國會出現影響經濟發展的五個問題。第一是斷電影響經濟;第二,賤金屬價格上漲會傳染到整個工業;第三,晶片高科技被西方限制;第四,產業鏈外遷;第五,產業鏈被打亂。

本月初,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停產,據報是由於晶片斷供引發;我估計跟鋼鐵價格上漲也有關係。鋼材價格暴漲會導致造車成本大幅提高,壓縮企業利潤,甚至出現虧損,因為加價賣車根本不可能,不如停產。鋼價上漲還會直接提高房子成本,給地產商形成巨大成本壓力。

進入12月,湖南、江西、浙江大面積停電,後傳出北京、上海、廣東等出現停電,停電原因主要是環保要求,由於國產煤排放硫等物質很難達標,中澳關係交惡後,澳洲優質煤炭不能運抵發電廠,電廠只能關爐子。另一方面,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最後一年,為了達到節能減排任務只能拉閘限電。這個問題或許是最容易解決的,到明年1月中下旬就能解決。

中美貿易戰開始,兩國關係全面不可逆的惡化,美國制裁名單擴大會打斷中國產業鏈;另一方面日本等國對產業鏈遷出中國進行補貼,稅費、成本等因素影響中資企業遷往東南亞、印度等地。

4月以來中澳關係交惡,中國抵制澳洲煤炭、紅酒等。鐵礦石一路走高,中國大連鐵礦石期貨從5月低點的一噸511元人民幣漲到現在的1,100元之上,國際定價依據的普氏62鐵礦石指數也飆升了超過60%,現在穩穩的站在160美元一噸之上。中國鋼鐵生產佔世界產量一半左右,是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世界鐵礦石被巴西淡水河谷、澳洲必和必拓、英(澳)力拓三家公司壟斷,巴西淡水河谷因事故停產一年,只能從澳洲進口,鐵礦石每噸開採成本20美元,中國至少每年從澳洲進口七億噸,二拓公司每天從中國純賺2.69億美元。我粗略計算了一下,僅僅二拓一年給澳洲政府交納的企業所得稅一項就可達到300億美元左右,中澳交惡澳洲政府發大財。全球經濟復蘇,澳洲會率先,財政會是最好的。

鐵礦石價格會降嗎?取決於中澳關係。會改善嗎?不會。比如,我必須在你家買糧食,我不停地惹你生氣,你把賣我糧食價格提高了一倍。你覺得我倆關係越差,你賺的越多,你會改善與我的關係嗎?

賀江兵

中國金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