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鵝●Be Water

小企鵝●Be Water

今天跟大家說一個真實的故事,選書來自《紐約時報》的2020年度最佳童書《I Talk Like a River》。

這故事從一個有語言障礙小男孩的自述開始:每天早晨醒來時,許多字的聲音都圍繞在我四周,我沒有辦法把它們說出來⋯⋯每當我想開口說話,字句卻卡在喉嚨深處,說出來總是結結巴巴⋯⋯一句話會重複好多次,也常常中斷不連貫,我實在害怕別人那不耐煩、厭惡的目光,因此,我會保持安靜,將自己變成石頭一樣。在學校裏頭,我總會揀選坐到課室的最後面,可以不開口就盡量少說話,免招人笑話。上課時候,當老師問我問題時,最怕是全班都轉過頭來注視着我,讓我如坐針氈。

下課後,父親開車過來。我默言不語,他察覺到我的沉默,並沒有說甚麼就帶我去了一個安靜的河邊。我倆在河邊散步。兩人有默契的靜靜走着,沿着河流跳踩石頭、看鮭魚、抓蟲子和採黑莓。

我無法放下今天學校發生的事情,同學的嘲笑讓我難以忘記。我感覺有股力量重壓在背上。當我倆看着衝擊岸邊的河水時,爸爸跟我說:「你看見水怎麼流動嗎?你說話就像那樣。」「湍流和渦流都是自然流動的一部份。」

人生如河流 緩急漣漪各不同

我望着流動的河水,對「流暢」有了不同的想法。河流都有河口、滙流和水流。河流也有其天然的形態和特性,永遠朝向一個比自己更寬廣的地方前進。但是,當河水流動的時候,卻偶爾發出咔咔聲,像我說話口吃一樣。一想到此,心情竟豁然開朗起來。爸爸帶我到河邊,我那孤單的感覺稍為調整了。他伸手指着河流的時候,將我的口吃和自然界的活動連結起來,終於我明白到人生就像河流一樣,有緩有急,有漣漪、漩渦,河的上游、中游、下游都各有不同。我學懂接受自己。

還有三天2020年就過去了,新一年將臨,我實在難以開口說些「祝大家新年快樂」等虛話,過去的三百幾日,不少人置身惶恐之下,未來的日子,也沒有看到曙光,我們可以怎樣走下去?我特意將這故事送給今天感到無助、孤單和身處困境的朋友們,只有保持溫度,保持同理心,做一個溫暖的人,給自己信心,才可以挺過艱難的日子,能左右你生活的,永遠是你自己。借用陳日君樞機一句說話:「先光照自己,使自己平安,那我們才有勇氣幫助、光照別人。」

鄺穎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