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涼茶可以清熱解毒,涼茶渣更可成為有機堆肥。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獲馬會資助500萬元,與社企「FoodCycle+」合作,透過收集本港食品加工廠的涼茶渣、咖啡渣、啤酒麥芽渣及豆渣,研發有機堆肥「加樂泥」,成為全球首創的涼茶渣堆肥產品,並獲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認證為唯一本地生產的廚餘堆肥。加樂泥料最快一年內推出市場,每包五公升家庭裝售價約60至80元,與現時本地有機堆肥產品價錢相若。
全港每日有多達3,600噸廚餘,除吃剩的飯菜或過期食品外,在食品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及預備過程中也會產生廚餘,但回收率僅2%,令堆填區壓力大增。負責牽頭的中大生命科學院客座副教授朱利民稱,一直進行與廚餘相關研究,加上市面上的堆肥產品質素普遍偏低及偏貴,學院約兩年前獲馬會資助500萬元,與社企FoodCycle+合作展開「賽馬會好壤城市有機堆肥計劃」。
朱稱,透過實驗室堆肥試驗,如種子發芽系數、養份含量及堆肥質量後,找出涼茶渣、咖啡渣、啤酒麥芽渣及豆渣四種主要成份,再組合成高效率有機堆肥,當中涼茶渣的比例高達四成,並命名為加樂泥。他指以涼茶渣為主要成份的加樂泥屬全球首創,除可解決廚餘問題,亦可改善本地農作物及土壤質素,「好處係透水透氣,提供埋營養……泥土比較疏水,植物啲根都易啲生長」。
社企FoodCycle+是今次研究的合作機構,聯合創辦人鄭逸豪稱,與本港多間食品工場回收涼茶渣、咖啡渣、啤酒麥芽渣及豆渣,並於上水開設廠房生產加樂泥,生產過程一般需時60天,現時每星期可回收約四至五噸被棄置的食品加工廠殘渣,製造約一噸加樂泥。他期望未來可增設生產線及將生產過程縮減至約40天。
另一聯合創辦人鍾千慧指,至今約有35個農場參與試用計劃,包括公私營機構、有機農場及園藝公司等。產品日後需自負盈虧,預計最快一年內正式推出市場發售,每包五公升家庭裝加樂泥售價約60至80元,與現時本地有機堆肥產品價錢相若。
銅鑼灣柏寧酒店是其中一間有參與試用計劃的酒店,佔地約2,000呎的天台農莊可出產薄荷葉、羅勒等供酒店餐廳使用。柏寧酒店首席花藝師勝哥稱,自今年3、4月起使用加樂泥後,農作物產量大增,「種出嚟嘅薄荷葉、Basil(羅勒),出面買返嚟只可以擺兩日,我哋自己種出嚟可以keep到五日……啲廚房同事搶住用,問我仲有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