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土地資源有限,近年官地供應捉襟見肘,其中近年供應重鎮啟德發展區亦進入「倒數」階段。
政府每年賣地計劃的私人住宅供應,分別由官地、港鐵項目、市建局及私人發展商申請的改劃項目等來源組成。翻查資料,2016至2020年間官地賣地,啟德住宅地盤面積佔近200萬方呎,佔過去五年整體逾四分一。
不過,啟德土地資源有限,目前只餘下第2B區,即鄰近九龍城一帶區域,當中尚有8幅綜合發展用途及住宅用地,涉及地盤面積最多160萬方呎。而《施政報告》透露,其中兩幅啟德用地將改劃作公營房屋用地;若連同3幅跑道地改劃作住宅用地,該區只餘下9幅私人住宅用地,供應屈指可數。
港鐵上蓋項目同樣是每年私人住宅供應的主要來源之一,其中早前截意向的黃竹坑站第五期及第六期項目均於明年推出,涉及114萬方呎。另外,港鐵亦有多個通風大樓項目,包括最新評估的小蠔灣車廠用地,預料長遠將可提供約2萬伙,惟當中有一半將作資助出售房屋,餘下一半才用作私人住宅。
市場普遍預期土地供應僅至約2023年,及後至2030年期間,相關供應嚴重不足,加上政府施行高地價政策,樓價勢將高踞不下。
香港測量師學會規劃及發展組主席林家輝指,土地供應短缺,雖然政府有推出長遠計劃,但未來5至10年間私人住宅欠缺政府官地,變相發展商只能申請改劃重建作為住宅供應。
林家輝解釋,發展商由收購物業至申請強拍,最少花2至3年時間;另城規會審批改劃或需再耗時數年,及後仍需處理補地價事宜,而且相關項目供應量少,難以替代官地。
另外,林家輝認為,政府應認真審視部份政府舊公務員宿舍用地、行政大樓等項目,或改劃成住宅或商業用途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