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肇始叫大家留意正確戴口罩方法,這該怎麼說好呢?犯過錯的人,道歉過謂之知恥,知恥近乎勇,沒道歉過,即係無恥近乎勇。
沒看過《被討厭的勇氣》的人別給書名誤導,把任性當個性、自私當自我,惹人討厭就等於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有使命感的人要有招人嫌的勇氣,不要臉的人也要有無恥的勇氣。
勇氣並非絕對正面的名詞。殺人無數的暴君,你不能不說他沒有當一個人魔的勇氣。陳肇始若非抗疫領導人,戴錯口罩只是平常事,人有錯手,即使真有人竟然會以她為楷模,她說什麼聽什麼,做什麼就跟她什麼,如果不是鏡頭欺人,遠看還真看不清楚食物及衛生局長會戴反了口罩。
此事鬧出新聞,倒成為反面教材,在未呼籲前,人人都學懂戴罩最基本課。戴口罩的確是一種學問,甚至是藝術,學藝未精者切忌五十步笑百步,我說的是我自己。最初看到月娥芳容上口罩常常撲鼻欲出、每況愈下,快要墮落到鼻尖,口罩縫隙大過她的權力,
真個自己飛沫自己吸,自己疫情靠市民救。訕笑完畢,本人因為無官一身輕,故勇於認錯。
我錯得厲害,身在台灣,又大多宅在家中,一個人外出散步購物戴罩也不多言,後來屢次在集會中要講話,講啊講,講到激動處,發現口罩先是吹脹,繼而下墜。於是才學會要邊講話邊重新夾住口罩鐵絲,在鼻梁上維持堅定立場。有經驗人士,若要訕笑我後知後覺者,請盡量恥笑。
此外呢,以前常常做街坊保長,看見別人貪方便,臨時鬆開口罩,就將之圈在下巴與頸之間,便即時訓誡,這是最危險的動作,口罩內層緊貼着最惹飛沫的部位,不如不戴。又是我,在不同的講座或分享會中,先是依法例在指定場合罩的密密實實,然後又要開始講嘢,在台灣緊守了二百五十三天沒有本土確診個案的氣氛下,主持人一般都可以讓講嘢的人,用全真面目見人,於是,一講嘢,又瀨嘢。隨手一捋,就成為了自己警戒的人,成為自己過去反感的人,想落真係悲涼。
當場被拍下來的照片,也顯得整個人怪怪的,口罩像腫脹的項鏈,像那些吃撐了不能彎身綁鞋帶,依然要吃盡天下好處的人。那些照片已經永留存,成為人生的小遺憾。
如果我不是犯過這些那女人經常會犯的錯,就不會在這裏無恥地提醒大家,要以本人慘痛經驗為戒。知恥自陳肇始不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對不起,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