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正式立案調查阿里(9988)的壟斷行為。中國好幾年前已經有反壟斷法,過去主要是針對收購合併所造成的壟斷,這次據說是針對「二選一」行為的反壟斷,阿里只是開個頭,相信不必多久,更多龍頭平台都會被立案調查,大家應該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壟斷的過程,往往是先由收購合併開始,收購競爭對手,壯大自己,到了自己處於壟斷階段時,則是「二選一」方法打壓對手。
中國反壟斷法開始的時候,好像是專門用來對付海外的巨無霸,現在內地市場亦開始出現巨無霸,因此反壟斷就轉入國內。看來2021年會是中國科網平台大洗牌的一年,龍頭平台受壓抑,二線平台崛起,今後不妨用多一些時間研究有潛質的二線平台股。
上交所與深交所宣佈6家仍未有盈利的藥業股納入港股通,相信今後會吸引更多內地未有盈利的藥業股來港上市,同時似乎也等於向投資者宣佈對這6家藥業股將來可以獲利投下信心的一票,分別是啟明(2500)、亞盛(6855)、康方生物(9926)、康寧傑瑞(9966)、諾誠健華(9969)及沛嘉(9996)。值得留意的是,股價一度炒高12倍的康希諾(6185)榜上無名。
藥業股上市時多是無盈利的,給投資者憧憬將來某些新研發的藥成功上市,並獲得專利、賺大錢,有很強的賭味,我們沒有能力在一隻新的藥業股上市時預知其成功的機會,也許一家功成百家亡,我在上市初期買中藥明生物(2269)也只是運氣好,不是選股能力高。
曾淵滄
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