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人幾乎無不從小即被教師導入迷信,教以孫文神話。一九六零年代,我在澳門讀小學,就聽見教師對孫文頌歌不絕:「孫先生讀書時,各科成績都是一百分,而且年紀小小,已有革命精神,力圖破除迷信,曾在故鄉翠亨村北帝廟內,拗斷神像一臂,對膜拜者說:『佛若果有靈,能即禍我!木偶由人而作,豈能操人禍福哉!』」這「科科滿分」以及「破除迷信」故事,今天的小學生也一定聽過。
但孫文讀書「科科一百分」之說,我小時已覺得難以置信:孫文真是天縱英才,連中、英文作文都一百分?當然,我不能證明史上沒有科科一百分之孫文,一如不能證明天下沒有七十二變化之孫大聖。那就姑且存疑吧。
不過,孫文之所謂破除迷信,則毫無疑問是崇洋自卑的說法。按孫文一八七九年十四歲赴美國檀香山,獲久居當地的兄長送入學校讀書,信奉了基督教,見當地華人供奉關帝,就力闢「異端」,引起他父兄不滿,十七歲被送回國,不料他竟在故鄉「破除迷信」。但同樣是拜神,為什麼拜中國的關帝北帝就是愚昧,拜西方的耶穌卻是開明?孫文為什麼不闖檀香山耶教教堂,拗斷耶穌像一臂,教誨信徒說:「耶穌果有靈,能即禍我!」他以己之宗教信仰,否定他人的宗教,這是破除迷信,還是迷信中之最迷者?難怪革命志士宋教仁說他「專橫跋扈」。
現在是破除孫文迷信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