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聯合醫院個案引發武漢肺炎入侵公立醫院醫護人員憂慮,明愛醫院昨亦有一名處理武肺患者的男護士初步確診。自第四波疫潮以來,已有逾10宗公院醫護感染個案,逾20人中招。工會指出,院內篩查帶菌病人成效低,難以杜絕病毒進入醫院。
醫管局公佈,明愛醫院一名隔離病房男護士日前發燒,病毒檢測後初步確診。該護士負責護理武肺確診患者,患者太太為明愛醫院的骨科護士,另有兩名護士曾與患者共膳及沒戴口罩交談,三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該男護士有可能工作時受病人感染,但他潛伏期間曾與家人及朋友用膳,因此亦可能在社區感染。
對於近日有多間公院醫護染疫,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聲稱,目前醫護防護裝備足夠。他否認病人入院篩查有漏洞,現時所有病人均須接受深喉唾液測試。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表示擔心,當社區個案不斷增加,公院受制於人手及病床流轉率須維持高水平,院內篩查成效低,未能消除確診個案將病毒帶進醫院風險。現時公院資源分配如同「有十個煲但得五個蓋」,只能建議醫管局盡可能增設監察病房,並將疑似個案全部交由高級醫生判斷。
聯合醫院一名護士疑因餵食病人及洗傷口時沒戴護目鏡而中招,香港護士協會主席楊綺雯表示,根據醫管局指引,於普通病房進行高危程序才會戴面罩或護目鏡,高危程序一般指抽痰、插喉等霧化程序,「醫管局冇講過餵餐係高危」,建議醫管局全面檢討感染控制指引。
聯合個案顯示,病床不足導致群組擴大,楊指內科病房擠迫情況沒改善,即使很多非緊急服務已暫停,但近期天氣轉冷,入院人數沒減少,部份病房要在電視機底、廁所門口加床,「同事想做好感染控制,但係病房太逼爆點做,如果張張床都隔1.5米,個個病人戴好口罩,就冇咁易傳播」。
雖然公院9月開展入院病人篩查計劃,醫管局指不論病人入住哪個專科病房均須接受病毒測試。但楊綺雯指出,人手及資源有限,入院篩查難百分百做到。根據醫管局公佈,12月25日有七間醫院內科病房入住率超過100%,包括聯合醫院及明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