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擬設藍牙錄行蹤 創科局裝感應器 市民轟竊私隱

「安心」擬設藍牙錄行蹤 
創科局裝感應器 市民轟竊私隱

【本報訊】政府再修改「安心出行」系統執行細節,計劃在公眾場所安裝感應器,用戶沒有主動掃二維碼也會被記錄行蹤。由最初無論商戶與市民全自願安裝,到商戶強制安裝、市民自願安裝,再到用戶不自覺被記錄行蹤,被視為監視人民的「安心出行」計劃,執行細節一改再改,越來越讓人難以安心。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昨日在港台節目上透露,手機應用程式「安心出行」至今約40萬人下載,6.7萬個地點提供安心碼。當局擬於相關處所和交通工具上安裝感應器,當市民開啟藍牙後,毋須掃二維碼都會被自動記錄出行數據。當局現正與科研機構和大學合作研究,有望未來數月可以使用,數據只會上載至用戶手機。

薛永恒

「攞大數據先係問題」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據其了解,政府研究感應器使用iBeacon技術,只要使用藍牙就可感應得到,「成本唔會話好貴,上網睇平嘅四蚊美金都有一個」。由於正處研究階段,未知實際如何運作,會否涉及私隱等問題,他暫時無法評論。

不過方指出,iBeacon有效範圍約100米,「缺點係100米之間可能有好多間舖經過,可能經過都感應晒同埋未必知你留幾耐,始終都要你啟動藍牙」。一些經常使用藍牙產品,例如耳筒等人士來說,則可能會長期開啟藍牙權限。

立法會前議員毛孟靜表示,對政府安裝感應器做法感到不安,「即使(市民)唔想,但被迫自動追蹤」。若政府強行安裝,「只有極權政府先會發生,根本以抗疫為名,將行為政治化」。她批評政府有心抗疫早應封關,而非拖延至今不作為。

從事科技界的曾先生反對政府安裝感應器,「之前個(安心出行)App有好多私隱啲嘢都冇限制﹐如果去到邊都知道,咁我點知仲會唔會(政府)用電話知道啲咩,覺得好唔安全」。他本人使用的是Nokia手機,無法安裝手機應用程式,「唔通逼我,你送部新電話畀我囉,係咪先?」他又批評政府「不如堵截源頭好過,裝個App又唔會堵截到,病毒都係繼續爆,咁有咩用?」

大學生鄭同學認為,政府安裝感應器裝置完全干涉市民私隱問題,「會暴露自己行蹤,最大問題係個人私隱洩露,政策都係次要,係捕捉到啲人喺邊度,攞大數據先係問題」,批評政府此舉並無助於防疫,「封關已經係政府最當機立斷要做嘅嘢」。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回覆稱,現時正與學術界及業界探討在合適場所測試裝設藍牙傳送器,以電腦程式自動在用戶手機內記錄曾到過的場所的技術可行性,為用戶提供掃描場地二維碼以外的選擇,有關技術方案正在研究當中,如有進一步消息會適時公佈。